时间: 2025-05-10 08:5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54
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
作者:陈师道
一官归老岂嘉宾,
喜见群材入选抡。
学变古今人得意,
化行梁楚俗还醇。
士蒙余勇天同力,
诗度清秋物再新。
勉作功名求善颂,
径从平地据通津。
一位官员退休后岂会是嘉宾,
我高兴地看到众多人才被选拔。
学问改变了古今,人人都能得意,
行为风尚如梁楚,风气依旧醇厚。
士人都依靠余力,天赋与努力同在,
诗歌在清秋中再现新的面貌。
努力追求功名,求取良好的赞誉,
就从平凡的土地上出发,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
作者介绍:陈师道(生年不详—约1084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传统诗歌的继承与发展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关注士人的理想与现实,反映出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功名与理想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新一届进士的期望,以及对士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这首诗以其平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新一代进士的赞美和激励,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欣慰之情。诗的开头两句提到“岂嘉宾”,反映出诗人对退休官员角色的思考,虽是官员,但仍在关注社会人才的成长。接着,诗人转向对群体的肯定,强调学问的变迁与个人的得意,这不仅是对古今文化的思考,也是一种对新生代士人的期许。
诗中提到的“化行梁楚”,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反思,梁楚地区的文化象征了士人的品德与风尚,诗人希望新一代能够承载并发扬这些优秀传统。同时,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士人应当依靠自身的努力与天赋,表达了对士人奋斗精神的赞美。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人才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期盼,非常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进士的赞美和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传达了对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的认可,同时也激励年轻一代努力追求事业和理想,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陈师道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群材”指的是什么?
A. 植物
B. 人才
C. 书籍
D. 物品
诗中“士蒙余勇天同力”表达了什么?
A. 士人需要依靠他人
B. 士人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天赋
C. 士人不需要努力
D. 士人只需依赖运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