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通子

《杂咏一百首·通子》

时间: 2025-04-26 04:23:31

诗句

但爱梨并栗,不传琴与书。

乃翁莫惆怅,它日举篮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31

原文展示:

但爱梨并栗,不传琴与书。
乃翁莫惆怅,它日举篮舆。

白话文翻译:

只喜爱梨和栗子,不再传授琴棋书画。
因此老翁不要感到惆怅,未来某天就能携带篮子出游。

注释:

字词注释:

  • 但爱:只喜爱。
  • 梨并栗:指梨和栗子,均为美味的水果。
  • 不传琴与书:不再传授琴棋书画等文雅的才艺。
  • 乃翁:因此老翁,这里指的是诗中提到的年长者。
  • 莫惆怅:不要感到惆怅。
  • 它日:将来的某一天。
  • 举篮舆:携带篮子出游。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琴书”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文化素养,体现了知识与艺术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生活、自然和人情,展现出对世俗的关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是刘克庄在南宋时期的一部重要诗作,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强调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表达出一种对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诗的前两句“但爱梨并栗,不传琴与书”展现了一种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与对高雅艺术的放弃,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简单快乐的追求。梨和栗子不仅是简单的食物,更象征着朴实和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对繁复生活方式的拒绝。

而“乃翁莫惆怅,它日举篮舆”则是对老年人的安慰,鼓励他们不要因放弃高雅艺术而感到失落,未来的某一天仍然会有美好的出游时光。这种哲学思考传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珍惜当下及未来的美好。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深意,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简单幸福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但爱梨并栗:诗人表达自己对简单食物的喜爱,暗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2. 不传琴与书:表示不再教授高雅的艺术,表明对传统文化的放弃。
  3. 乃翁莫惆怅:劝诫老者不要因生活的变化而感到惆怅。
  4. 它日举篮舆:预示着未来仍有快乐的时光在等待。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物质(梨、栗)与精神(琴、书)的追求,突出了选择的简单与纯粹。
  • 劝诫:用“莫惆怅”表达一种关怀与安慰,增强了情感的温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简单生活的幸福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平衡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简单与自然,代表着生活中的小确幸。
  • :同样是简单美食,强调自然的馈赠。
  • 琴与书:象征高雅艺术和文化,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追求。
  • 篮舆:象征未来的出游与自由,传达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但爱梨并栗”中的“爱”意为:
    A. 喜欢
    B. 爱好
    C. 热爱
    答案:A

  2. “乃翁莫惆怅”中的“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小孩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琴与书”代表什么?
    A. 物质生活
    B. 高雅艺术
    C. 自然风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蕴含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此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体现了对朴素生活的追求,但刘克庄更强调对现实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大观》
  • 《刘克庄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江长史别诗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赠诸游旧诗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 寄江州褚谘议诗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 道中赠桓司马季珪诗 答丘长史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折不摧 目不旁视 堕弱 豁然雾解 包含旒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农家乐 猪獾 艸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浮而不实 曼延 皿字底的字 田字旁的字 执牛耳 胆大妄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