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方友民诗卷

《题方友民诗卷》

时间: 2025-05-03 21:48:42

诗句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是相从细讲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8:42

原文展示: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是相从细讲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对方友民的赞美。方友民的祖父曾对文忠公有过重要的影响,文忠公(即范仲淹)是位了不起的老先生。他所践行的学问令人无愧,偶尔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也有其特定的声响。合奏的乐曲中,笙和镛交织成雅致的音律,细细品味草木间的微妙情感。可惜我因公事无法随君归去,无法细致地交流和阐述。

注释:

  • 删定:修订、整理。
  • 实惟:确实是。
  • 文忠:指范仲淹,他的字是文忠,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 力行:积极践行。
  • 偶发于诗:偶尔在诗中表达出来。
  • 笙镛:笙和镛是乐器,合奏成和谐的音乐。
  • 微情:细腻的情感。
  • 公事:公职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之间的交流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显得尤为重要。刘克庄通过描写方友民及其祖父的学识与品德,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友人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友人方友民的深厚感情与赞赏。诗中不仅提及了方友民的祖父对文忠公的尊崇,同时也强调了力行与学问的结合,体现了宋代士人重视道德修养与学术追求的精神。诗人在描写音乐合奏时,使用了“笙镛成雅奏”来比喻文人的雅致情趣,表现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最后,诗人因公事无法与友人深入交流,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文化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删定实惟曾大父:强调方友民的祖父在文忠公(范仲淹)身上的影响力。
  2. 文忠况是老先生:进一步赞美文忠公的德行与智慧。
  3. 力行所学斯无愧:指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强调自我修养。
  4. 偶发于诗亦有声:表达个人的情感在诗中也能引起共鸣。
  5. 合止笙镛成雅奏:音乐的和谐美,象征着文人雅趣。
  6. 抉挑草木示微情:通过自然细微的情感反映心中的细腻感触。
  7. 嗟予公事君归兴:表达因公事无法同行的惋惜。
  8. 不是相从细讲明:表明无法深入交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笙镛”比喻文人的雅致,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方友民及其祖父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因公事无法相聚的惋惜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雅、和谐的艺术。
  • 草木:自然界的细腻情感,象征生命的微妙与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位是文忠公的本名? A. 方友民
    B. 范仲淹
    C. 刘克庄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笙镛”象征着什么? A. 自然
    B. 和谐美
    C. 劳动
    答案:B

  3.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惋惜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与友人的深厚感情,但刘克庄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个人修养,而李白则倾向于展现个人豪放的情怀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刘克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代白发答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示道光及安大师 开元行 骅骝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金山三首 次韵张德甫奉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发千钧 陪待 远虑深谋 色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电告 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歪不横楞 弋字旁的字 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朱庇特 解甲休士 酸吟 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圆花好 金字旁的字 得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