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47
发枕峰
作者:刘克庄 〔宋代〕
苍头奉辟书,严装犯萧辰。
岂不谋出处,岁检水菽贫。
曛黑投山中,明发趋江滨。
渔父隐者欤,叶舟方垂缗。
相逢飘然逝,似笑来往频。
白鸥我同盟,青山吾故人。
即之欲与言,邈若不可亲。
昔迎归轩喜,今见行橐嗔。
索愿怅未谐,抱惭终此身。
先贤远志喻,千载犹如新。
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水之间的感悟与思考,开头提到自己奉命送信,身着严肃的衣装,似乎是在面对严峻的时刻。虽然我并不想追求名利,但岁月的流逝却让我感到生活的贫乏。黄昏时分,我迷失在山中,而晨光又引我向江边走去。渔夫或隐者的生活让我向往,轻舟在水面上悠然垂荡。相逢即逝,似乎在笑谈之间。白鸥与我结为同盟,青山是我久违的老友。想与之倾诉,但又觉得难以亲近。曾经迎回家时的喜悦,如今在路上看到行囊却感到不快。心中所愿依然未能实现,终生抱憾于此。先贤的远大志向仍在耳畔回响,千年之后依旧如新。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云谷,晚号独闲道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及词赋。他的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的情感,作品多描写山水、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山水生活和个人内心的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发枕峰》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的探讨。诗中,作者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黄昏与晨光的交替,渔夫和隐者的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和对自然真情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真挚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的开头,作者奉命送信,严装的姿态暗示了他所处的社会压力与责任感,这与其内心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白鸥”和“青山”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象征着自由与宁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厚情感。最后几句中,诗人虽有未能实现的遗憾,但他仍以先贤的志向激励自己,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纷繁世事中的沉思与自省,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苍头”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昔迎归轩喜”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