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和十首

《再和十首》

时间: 2025-04-26 04:31:02

诗句

刘园水竹绝幽清,花径繁红藓砌青。

何处贵游开步障,谁家生色画深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02

原文展示:

再和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刘园水竹绝幽清,
花径繁红藓砌青。
何处贵游开步障,
谁家生色画深屏。

白话文翻译:

刘园里的水和竹子清幽而宁静,
花径上繁盛的红花与青苔铺成的台阶显得格外美丽。
哪里有游人开辟的步道,
哪家的墙上画有生动的图景?

注释:

  • 刘园:指刘克庄所居住的园林,水竹相映,环境幽静。
  • 水竹:清澈的水和竹子,代表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花径:花香四溢的小路,象征着美好的景致。
  • 贵游:指富贵人家出游。
  • 步障:踏步的障碍,这里指游人走过的地方。
  • 生色:生动的色彩,指墙上画的图画。
  • 画深屏:深色的屏风上绘画,强调艺术的深邃和美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及游人活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希声,号金谷,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擅长诗词,兼善词曲。他的诗风清新、洗练,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园林景色为寄情所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再和十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人们带入一幅清幽的园林画卷。诗中前两句以“水竹绝幽清”和“花径繁红藓砌青”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后两句则转向对游人活动的思考,提问“何处贵游开步障,谁家生色画深屏”,引发读者对游人和艺术的想象。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欣赏。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刘园水竹绝幽清”:描绘了园中的水和竹子,突出其清幽的环境。
    • “花径繁红藓砌青”:花径上的红花与青苔形成鲜明对比,意象丰富。
    • “何处贵游开步障”:询问游人出行的地方,暗含对游人的羡慕。
    • “谁家生色画深屏”:探讨哪家的墙上有生动的画作,表现对美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水竹:象征清幽和宁静,体现诗人对自然的钟爱。
  • 花径:代表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暗示人生的多姿多彩。
  • 贵游:引发对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刘园”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复杂
    D. 暴躁

  2. 诗中提到的“步障”主要指什么?
    A. 游人出行的路
    B. 停止的障碍
    C. 美丽的景色
    D. 画作的内容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A. 水竹
    B. 红花
    C. 青苔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悟,但更强调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 王维的《鹿柴》: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刘克庄的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郑守舜举喜雪四首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其六 南柯子(广德道中遇重午) 郑宋用前韵见示因亦和答四首 鹧鸪天 次韵子云春日见怀二首 其二 虞美人·登临自古骚人事 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 次韵子云春日 其一 赵仲缜梅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黄齑淡饭 借风使船 靑字旁的字 户枢不朽 诘让 三撇旁的字 通吊 深孚众望 缀葺 包含亶的词语有哪些 四时舞 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观者穈集 干字旁的字 拘控 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