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诉衷情令 其四 春词

《诉衷情令 其四 春词》

时间: 2025-04-30 20:58:21

诗句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8:21

原文展示: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
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
满面杨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河水拍打着长长的桥,水面轻轻拍打着堤岸的沙土。细雨中带着残余的晚霞,隐隐约约传来几声清脆的管乐声,似乎是桥下某个村庄里传来的。宫殿前的树木郁郁葱葱,傍晚的烟雾轻轻倾斜,偶尔传来几只闲散的乌鸦的叫声。山光无限,水风轻柔,脸上满是飘舞的杨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桥:指长而宽的桥。
  • 春水:春天的河水,通常温暖而富有生机。
  • 拍堤沙:水波拍打堤岸的沙子。
  • 疏雨:细而散的雨。
  • 残霞:夕阳西下时的余晖。
  • 脆管:指清脆的乐器声。
  • 宫树:指宫殿周围的树木。
  • 晚烟:傍晚时分的烟雾。
  • 闲鸦:指悠闲的乌鸦。
  • 山光:山的光影。
  • 水风:水面上吹来的风。
  • 杨花:杨树的花絮,春季常见。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色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文光,号淳甫,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仲殊的作品常常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是宋词中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仲殊生活的南宋时期,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情绪。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诗中描绘的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诉衷情令·春词》是一首描绘春天乡村景色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了河水轻轻拍打桥边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接下来的“疏雨带残霞”则通过细雨与晚霞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恬静。

诗中“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展现了生活的气息,清脆的乐声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使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悠远的乐曲。与此同时,诗人也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宫树绿,晚烟斜”,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是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则通过山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仲殊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了春天的河水拍打在长桥上,声响清脆,传达出春日的生机。
  • 疏雨带残霞:细雨中夹杂着晚霞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景象。
  •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引发读者对乐声来源的好奇,同时暗示着人们的生活。
  • 宫树绿,晚烟斜:描绘了围绕宫殿的树木绿意盎然,晚霞与烟雾交织的美景。
  • 噪闲鸦:闲散乌鸦的叫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表达了山水之间的无边美景,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永恒。
  • 满面杨花:春天的杨花飞舞,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桥春水”比喻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水风”赋予人的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山光无尽,水风长在”,展示了诗人的对仗工整的技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自然景色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残霞: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过去的瞬间。
  • 脆管:引发对美好音乐与生活的向往。
  • 宫树:象征着繁荣与富饶的环境。
  • 杨花:象征着春天的轻盈和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几声脆管何处”中的“脆管”指的是: A. 乐器
    B. 风景
    C. 建筑
    D. 动物

  3. 诗中的“满面杨花”主要表现哪种意象? A. 繁华
    B. 生命
    C. 轻盈
    D. 寂静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仲殊《诉衷情令·春词》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仲殊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仲殊《诉衷情令·春词》苏轼《水调歌头》

  • 苏轼的作品更具哲理性,关注人生的无常,而仲殊则在轻松的春日气氛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仲殊年谱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时雨二绝和赵积中韵 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 汉宫春·欢动江城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和赵积中 浣溪沙(赋春雪追和东坡韵四首) 夏日归自宝林二首 渔家傲(太后庆八十,诏书到,再和孔纯老) 送秦德久守安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框的字 反其意而用之 干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凝命 儿字旁的字 包含舛的词语有哪些 淹藴 作料 屮字旁的字 羣英 干卿底事 旁行斜上 骂战 攻苦茹酸 莫敢谁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