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其二

《句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1:24:44

诗句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4:44

原文展示: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州。

白话文翻译:

天晴后,天空湛蓝,视野延绵千里;海潮的声音传遍了两个州。

注释:

  • 霁色:指雨后天晴时的色彩,清澈明亮的天空。
  • :清澈、明亮。
  • 千里:形容视野非常开阔,远方的景色一览无余。
  • 潮声:指海洋潮汐的声音。
  • :传送、携带。
  • 两州:指相邻的两个地区或州,强调潮声的远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殊,字景初,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出生于福建,后游历于各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仲殊游览海边时,正值雨后初晴,海潮声声入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句其二》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后晴空和海潮景象的画面。首句“霁色澄千里”,不仅展示了晴朗的天空和远广的视野,也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开阔与清澈。这里的“霁色”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干净、清新的环境,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湿润与清新。而“潮声带两州”则引入了海洋的声音,强调了自然的广阔和无垠,潮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像是一种悠远的回响,令人心神向往。

整首诗给人以宁静而开阔的感受,仿佛在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也反映出他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此诗虽短,却在简约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使人能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引发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霁色澄千里:描绘雨后天晴的壮丽景色,色彩明亮,视野开阔,传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 潮声带两州:通过海潮的声音,表现自然的广阔和深远,潮声越过了两州,给人一种空间的延展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用“霁色”和“潮声”两个意象,分别代表天空和海洋,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描绘雨后自然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灵感悟。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于生命的思索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霁色:象征清新、宁静的心境,代表一种美好的状态。
  • 潮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传递着一种永恒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霁色”指的是什么?
    A. 雨后晴空
    B. 晴天的阳光
    C. 阴天的景象

  2. 诗中提到的“潮声”是指什么?
    A. 风声
    B. 海浪的声音
    C. 雨滴的声音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人生的感叹
    B. 描绘自然的美景
    C. 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以自然景色为主题,描绘了清晨的壮丽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而仲殊的《句其二》则更注重于雨后带来的宁静与广阔的心境,风格上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仲殊诗文集》

相关查询

吕善化秩满而归两诗赠行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二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一 尚絅堂 送刘枢密留守建康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 陪舍人兄过陈仲思溪亭深有买山卜邻之意舍人兄预以颛壑见名因成古诗赠仲思 寿定叟弟 其三 宿方广寺 和查仲文雪中即席所赋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深仇宿怨 玄字旁的字 括田 风湾 坐客无毡 多谋善断 骨字旁的字 貌是心非 北洋 包含讳的成语 临难不恐 止字旁的字 因噎废食 犬字旁的字 灵辰 包含克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