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0:35
题安阳山翠微寺
平地巍然起一峰,
历山西畔隔湖东。
势侵云汉千寻直,
影落烟村四面同。
龙窟正当螺髻顶,
僧居端在画图中。
邦人不独资观赏,
旱岁为霖更有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在平地之上,位于历山的西侧,隔着湖泊的东边。山势直插云霄,影子洒落在四周的村庄。龙窟正好位于山的顶端,寺庙恰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不仅是当地人民观光游玩的地方,在干旱的年份里,更能为人们带来雨水和福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所描绘的山和寺庙可能与道教或佛教的文化背景有关,象征着隐士的隐居生活以及对自然的崇敬。
作者介绍: 唐皞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安阳山翠微寺,可能是诗人在游览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寺庙宁静氛围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安阳山的雄伟和翠微寺的宁静。首句“平地巍然起一峰”,直接揭示了山的壮丽与独特,紧接着“历山西畔隔湖东”则勾画出地理位置,增强了诗的空间感。山势的高耸与云汉的直插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影子洒落在烟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在描写中,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龙窟正当螺髻顶,僧居端在画图中”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与敬畏,僧人的生活仿佛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最后两句则强调了这处景观不仅是观光之地,更是人们在艰难时刻所寄托的希望。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和对人文环境的眷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龙窟”象征着什么?
A. 龟裂的土地
B. 神秘与美好
C. 人的居所
D. 古代的战争
诗中“平地巍然起一峰”中的“巍然”是什么意思?
A. 矮小
B. 高大
C. 平坦
D. 复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唐皞的《题安阳山翠微寺》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而王之涣则更注重表达壮阔的视野和雄心壮志。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