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57
送佛照光老赴径山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
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
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报恩一句作麽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觉寺的住持育王,虽然拄着拐杖,但仍然顽强地走到最后。佛光照亮了育王,装着钵囊响应召唤而起。从来宗门的教义,只要一句话不死,就足够了。无论是说同说异的外人,如果是我们宗派的人,难道会有这样的事吗?日日风雨终于在今天放晴,万里的春光洒入帝城。江上传来使者的消息,堂前坐着的是诸位公卿。香烟袅袅,云雾缭绕,法音浩荡,潮水般涌来。报恩的话该如何说呢?常常让山林见到太平的景象。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以爱国、思乡为主题。同时,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陆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安宁的渴望。
这首诗充满了宗教的庄严与人世的哀愁,诗人在描述育王住持的坚韧和佛教的教义时,融入了自然景观的变化,通过“日日风雨今日晴”的句子,表现了希望与重生的主题。诗中反复提及的“法音浩浩”与“香霭霭”的意象,既让人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和谐,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此外,诗中对“报恩”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社会责任与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大觉住育王,拗折拄杖强到底。
住持虽年老,依旧奋力坚持,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佛照住育王,挑得钵囊随诏起。
佛的光辉照耀着住持,象征着信仰的支持与鼓励。
从来宗门话,只要句不死。
宗教教义的真谛在于其核心思想,只要信念不灭,便可长存。
说同说异庵外人,若是吾宗宁有此?
外人对宗教的理解或许不同,但内心的信仰是一致的。
日日风雨今日晴,万里春光入帝城。
经过艰难困苦,终于迎来美好时光,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传宣江上走中使,开堂座下罗公卿。
朝廷派遣使者,表明对佛教及其教义的重视。
御香霭霭云共布,法音浩浩潮收声。
香气与法音交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
报恩一句作麽道?常遣山林见太平。
作者反思如何表达感恩,期望社会安宁与和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对人世间安定的渴望,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陆游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钵囊”是什么?
诗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陆游与王维的诗歌都融合了自然与哲理的思考,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态度的反思,但陆游的诗更强调对社会责任与信仰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