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54
长至
—— 孙奇逢
日临长至雪霜深,
倚榻围炉酒自斟。
一代是非谁共语,
百年感慨入孤吟。
闲从竹石同幽梦,
静向琴书寄远心。
此际阳生人不觉,
贞元消息好相寻。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将至的情景,天气寒冷,白雪皑皑,诗人独自坐在炉边,斟酒自饮。时间流逝,一代人的是非曲直又有谁来共同讨论呢?百年的感慨化作孤独的吟唱。诗人悠闲地与竹子和石头同做幽梦,静静地向琴书寄托远方的心意。在此时此刻,阳光升起,世人却未曾察觉,贞元的好消息也正好寻觅。
作者介绍:孙奇逢,明代诗人,生平不详,风格多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创作于冬季,正值寒冷时节,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感慨,因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长至》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冬季的寒冷与孤独,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开篇以“日临长至雪霜深”引入冬至的严寒,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接着,诗人倚坐在炉边,自斟自饮,体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而“一代是非谁共语”,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使得人们对过往的荣辱渐渐淡忘。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闲从竹石同幽梦”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竹石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静向琴书寄远心”则表现了诗人对文化和理想的追求,期望通过琴书传达自己的心声。
结尾处,诗人提到“此际阳生人不觉”,让人感受到冬季的阳光虽微弱,但仍带来一丝温暖,暗示着希望的存在。整首诗在意象上营造了一个冬日的宁静与孤独,同时又透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日临长至”指的是什么时候?
诗人倚靠在哪里?
诗中的“贞元”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但《长至》更加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而《静夜思》则集中在思乡的愁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