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海昌安国寺

《题海昌安国寺》

时间: 2025-05-07 22:03:11

诗句

书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

莲子数杯赏泠酒,柘枝一曲试新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

屋映花丛当下簾。

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鉤素手两纤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3:11

原文展示:

书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
莲子数杯赏泠酒,柘枝一曲试新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屋映花丛当下簾。
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鉤素手两纤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美好场景。诗人在书堂中,正值三月初三,春风拂面,窗外的柳絮纷飞,燕子在屋檐下轻轻掠过。诗人举杯品尝莲子酒,听着柘枝乐曲,试穿新衣。阶前的池水如镜,映照着花丛,屋内的帘子轻轻摇曳。此时,有人倚靠在南楼上,指着新月,纤细的玉钩手指轻柔而优雅。

注释:

  • 书堂:书房,读书的地方。
  • 初三日:农历三月的第三天,通常是春游的日子。
  • 絮扑:柳絮飘落,扑打在窗户上。
  • 莲子:指莲子酒,是一种春季饮品。
  • 柘枝:一种乐器,古时用来伴奏。
  • 新衫:新衣服,象征春天的新气象。
  • 玉鉤: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优美。

典故解析:

  • 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古代的春游节日,寓意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新月:象征着美好、希望与新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舜元(苏轼之侄),生于宋代,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欢乐,正是诗人对生活美好的感悟与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在书堂中悠然自得,享受着春光与美酒,展现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前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气息,柳絮飞舞,燕子轻掠,仿佛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柔,生机的盎然。

接着,诗人通过饮酒、听乐、试新衫等生活细节,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日的珍惜。诗中“阶临池面胜看镜”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自身的美丽结合,流露出一种自信与从容。

最后两句“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鉤素手两纤纤”则将视线转向楼上的女子,指向新月的手指,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也为全诗增添了人情味。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书堂三月初三日:设定时间和地点,春日的书房。
    2. 絮扑纱窗燕拂檐:描绘春天的景象,营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围。
    3. 莲子数杯赏泠酒:表现诗人对美酒的享受,增添生活情趣。
    4. 柘枝一曲试新衫:展现诗人对新衣的期待与春天的喜悦。
    5. 阶临池面胜看镜:池水如镜,映衬出自然的美。
    6. 屋映花丛当下簾:描绘了屋内外的和谐美景。
    7. 谁倚南楼指新月:引入人物,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8. 玉鉤素手两纤纤:营造出女子的优雅与美丽,形成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莲子数杯”与“柘枝一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池水比作镜子,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体现了人们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快乐,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柳絮:代表轻盈与柔美。
  • 燕子:寓意春天的到来。
  • 莲子酒:象征甜美与愉悦的生活体验。
  • 新月:象征美好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A. 过年 B. 春游 C. 夏天

  2. 诗中提到的“新衫”指的是什么? A. 新衣服 B. 新书 C. 新房子

  3. “谁倚南楼指新月”中的“南楼”指的是什么? A. 楼房的方向 B. 书房 C. 亭子

参考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都是描绘春天的景象,但苏舜元更注重细节与生活的惬意,而白居易则更显感伤与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沙塞子 西江月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忆秦娥(若无置酒朝元亭,师厚同饮作) 卜算子 点绛唇 卜算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光冲天 刺讥 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黄牌警告 坐师 气字旁的字 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拜赐之师 辛字旁的字 提抱 逸路 亡国三户 包含诨的词语有哪些 百般折磨 景星庆云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