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36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
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
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这位君王偏爱那些丑陋的石头,石头上布满了孔洞。
这样的怪异形状,难道真的能补天吗?
既然无法转变,那又如何能被带入宫中呢?
女子岂能比作支柱,难道不应该光滑而明亮,被磨砻得光洁吗?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拙斋,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词,深受当时文人的尊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物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某种批判。在诗中,梅尧臣通过对君王偏爱丑石的描写,表现出对世俗审美和价值观的质疑,暗含了对朝政的不满。
梅尧臣的《石咏》以其独特的视角切入了对美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君王审美趣味的讽刺。开头两句直接指出君王对丑陋石头的喜爱,使用“君王爱石丑”来引出主题,显示了王权的荒谬与无知。随后“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则通过对比,质疑了这种审美的意义,暗示了即使是丑陋的石头也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接下来的“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审美的不切实际,反映了社会对美的失落感。最后一句“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则借助女性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许,暗含了对世间真、善、美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君王审美的讽刺,不仅揭示了个人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困惑与不满。梅尧臣的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意象鲜明,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丑陋石头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审美观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测试:
君王对什么样的石头感兴趣?
A. 美丽的
B. 丑陋的
C. 光滑的
D. 磨砺的
诗中提到“补天”是指哪个神话故事?
A. 嫦娥奔月
B. 女娲补天
C. 盘古开天
D. 后羿射日
全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赞美
B. 讽刺
C. 忧伤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梅尧臣的《石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王维则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