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2:43
林下鸣鸠坼晴杏,
田间水漫春溶溶。
使君固自足风美,
时傍青山去问农。
在林下,鸠鸟在晴空中鸣叫,杏花正盛开;
田野间,春水漫溢,温润而安详。
使君(指地方官)自然是风采卓然,
时常在青山旁去询问农民的情况。
此诗中提到的“使君”是对当时地方官员的尊称,反映了士人与官员之间的关系。诗中描绘的农田与自然景色,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反映出诗人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农民的关心。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著称,尤其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观察。
此诗写于梅尧臣担任官职期间,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农田与农人的关心,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对乡土的热爱。
梅尧臣的《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三班春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首句“林下鸣鸠坼晴杏”,以鸣鸠与杏花的意象,营造出春日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机的敏感与欣赏。紧接着“田间水漫春溶溶”,则描绘了田间水流淌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丰盈与富饶,给人以安宁与舒适之感。
后两句“使君固自足风美,时傍青山去问农”,诗人不仅描绘自然景色,还将目光投向社会,关注农民的生活,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怀。通过“使君”这一角色,诗人传达出对地方官员应有作为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关怀之情。
整首诗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关注,展现了梅尧臣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农田与农民生活的关心,展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对社会的关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农业与民生的关注。
诗中“使君”指的是谁?
“田间水漫春溶溶”描绘了什么场景?
诗中提到的“鸣鸠”象征了什么?
答案:
比较梅尧臣与王维的作品,梅尧臣的诗更注重社会关怀,而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