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13
昔来因梼雨,
祝旱却重游。
洞里龙何在,
山前水自流。
黄杨厄闰岁,
白菊殿残秋。
正好看云起,
朱帘莫下钩。
昔日因为梼树上的雨水而来,
如今为了祈求雨水而再次游览。
山洞里的龙神在哪里呢?
山前的水却自顾自地流淌。
黄杨树遭遇闰年的厄运,
白菊花在宫殿中凋谢了秋天的残影。
正好可以欣赏云彩的升起,
朱色的帘子可不要轻易放下。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龙”与“雨”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密切的联系,龙被视为掌管雨水的神灵,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期盼。
《旵山》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关系,抒发了作者对雨水的期盼与对自然变化的观察。诗中“昔来因梼雨,祝旱却重游”一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现了作者因天候变化而频繁往来的情感。接着“洞里龙何在,山前水自流”,通过龙的隐喻,表达了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描绘了一个既渴望雨水又感叹时光流逝的场景。
在“黄杨厄闰岁,白菊殿残秋”这两句中,作者通过植物的生长与凋谢,映射出人生的起伏与无常。最后的“正好看云起,朱帘莫下钩”则传达了一种乐观的情绪,尽管面临困境,但依然希望能欣赏到生命中美好的瞬间。整体来看,诗歌运用了清新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困境的乐观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昔来因梼雨”意指什么?
“黄杨厄闰岁”中的“厄”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