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6:22
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这一场梦中,我回到了汉孝皇帝刚登基的初期,内心感到无比凄凉,至今已过四十年。
国人对我毫无所知,天下又有谁能尊崇我呢?
即使土地没有权柄,名山大川依然有我的诗文流传。
即使乌鸦传唱我的名声,仍然可以矫正那些虚无的追求。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升,号壶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他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己存在的迷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刘克庄的《挽水心先生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忧思的作品,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开篇提到“梦孝皇初”,将时间定格在历史的开端,暗示着盛世的美好与个人命运的对比。对“国人莫知我”的感叹,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诗人自觉被时代遗忘,无法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共鸣。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尽管在权力和地位上无法与他人抗衡,但他相信自己的诗歌可以穿越时空,留存于名山大川之中。这种自信与悲哀交织,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最后一句“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则表达了对后世评价的期待,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和作品能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流传,超越一切虚无的追求。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孝皇”是谁?
“四纪”在诗中指的是多少年?
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有何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自然的赞美,展现了壮阔的历史视野与个人的渺小。
李白的《将进酒》:充满豪情与对人生的思考,虽风格迥异,但都反映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