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48
登太山
作者: 郭贲 〔宋代〕
双屐冲烟上泰台,
欲将老眼傍天开。
春深叠嶂晴看雪,
雨后飞泉夜听雷。
玉节攒苍烟浩渺,
群山裂翠壁崔嵬。
目前齐鲁何须问,
千古登封只草莱。
这首诗描绘了登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在轻快的木屐声中,向着泰山的高峰攀登,渴望打开自己年老的眼睛,去领略更广阔的天际。春天的深处,层峦叠嶂间可以看到雪白的山巅;雨后,飞流的泉水在夜间伴随着雷声潺潺而来。玉垒山的苍烟浩渺,群山像崔嵬的翠壁一样雄伟。此时此刻,齐鲁的景象又何必去询问,千古以来的登封只剩下满地的草莱。
郭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泰山时创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泰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崇高和伟大,诗人通过登山体验,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登太山》是郭贲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开头两句“双屐冲烟上泰台,欲将老眼傍天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朝气的场景,诗人用轻快的木屐声声响起,表现了攀登的决心与渴望。接下来的描写春天的美景与雨后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层次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渴望探索与发现的精神贯穿其中。
最后两句“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则是对历史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历史悠久,但当下的自然景象依然让人感到震撼。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蕴深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深邃的哲思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泰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双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鞋子
B) 一种工具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诗中提到的“玉节”比喻什么?
A) 水流
B) 山峰
C) 草地
D) 云彩
本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山?
A) 华山
B) 泰山
C) 嵩山
D) 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