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2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21:32
对客暮坐
作者: 刘诜
危坐高斋夕,
东来喜友生。
空庭疏雨后,
四壁乱蛩鸣。
烛至瓶花落,
秋凉架药轻。
西头动刀尺,
淡月上檐楹。
在高高的书房中我端坐着,夕阳照射着房间,
从东边来了一位朋友,心中感到欢喜。
空荡的庭院在细雨过后显得格外清新,
四周墙壁上传来了蝉鸣声。
烛光映照下,瓶中的花朵已经凋零,
秋天的凉意使得药架上的药物显得轻盈。
西边传来了锯木的声音,
淡淡的月光洒在屋檐和柱子上。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友人来访的愉快情景以及秋夜的萧瑟意境,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刘诜,元代诗人,字仲明,号子野,山西人。刘诜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本诗创作于晚秋时节,正值夕阳西下之时。诗人独坐高斋,迎接友人,展现了诗人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谊的珍惜。
《对客暮坐》以静谧的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反映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危坐高斋夕”,既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又为后文友人的到来埋下伏笔,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愉悦。随着“东来喜友生”的出现,诗中的情感开始升温,友人的到来为孤独的秋夜增添了温暖。
“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描绘了细雨过后的庭院景象,疏落的雨水和虫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接下来的“烛至瓶花落”则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蜡烛的光亮逐渐照亮了室内,却也映衬出瓶中花朵的凋零,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秋凉架药轻”更进一步展现了深秋的情景,药架上的药物在凉意中显得轻盈,传达出一种清淡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西头动刀尺,淡月上檐楹”则带出了晚秋的气息,锯木的声音与淡淡的月光,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友谊的温暖,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和自然美的作品。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在宁静的秋夜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诗中“空庭疏雨后”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
A. 雨后清新的庭院
B. 雪后的山村
C. 晴朗的天空
D. 风中的花朵
“东来喜友生”中的“喜”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高兴
C. 愤怒
D. 惊讶
诗中提到的“秋凉架药轻”反映了什么?
A. 秋天的寒冷
B. 生活的清淡
C. 药物的重量
D. 朋友的到来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刘诜的《对客暮坐》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出平静的心境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与壮阔的自然景色的赞美。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以上是《对客暮坐》的详细分析和解读,供您学习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