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18
和邵有初郊行
作者: 刘诜 〔元代〕
久冻馀趺坐,初晴偶意行。
花浓惭客鬓,酒薄胜人情。
野庙春旗动,山城暮角清。
悠悠百年事,倚杖断云横。
这首诗的整体意思是:在久坐寒冷的环境中,终于有了一丝阳光,心情随意地出门散步。看到繁盛的花朵,不由得惭愧自己鬓角的白发;饮酒时,感到酒虽薄,却胜过人情的深厚。野外的庙宇在春风中旗帜飘动,山城的晚角声清脆悠扬。回想起百年的事迹,靠着拐杖,望着天边的云,感慨万千。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百年事”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强调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作者介绍:刘诜,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简单的郊游,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个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和邵有初郊行》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人以“久冻馀趺坐”开篇,简洁地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随之而来的“初晴偶意行”则透露出一种久违的温暖和外出散步的随意心态。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花的繁盛与自己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与时间流逝的无奈。酒虽薄,却胜过人情的深厚,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真诚的渴望。
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野庙春旗动,山城暮角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山野图景,仿佛一切都在为了迎接春天而欢庆。最后一句“悠悠百年事,倚杖断云横”则是对人生的深思,依靠拐杖,仰望天空,似乎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出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的独特理解,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久冻”指的是:
“花浓惭客鬓”中“客鬓”指的是: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和邵有初郊行》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其诗意及其在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