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茶

《茶》

时间: 2025-07-27 07:53:12

诗句

海滨鱼盐胜耕稼,尝呼父老采丁宁。

江乡鱼茗尤逐末,为分利害别重轻。

拔茶种桑何苦口,崇阳因得良吏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53:12

原文展示:

海滨鱼盐胜耕稼,尝呼父老采丁宁。
江乡鱼茗尤逐末,为分利害别重轻。
拔茶种桑何苦口,崇阳因得良吏名。

白话文翻译:

海滨的鱼和盐比起耕作的庄稼更为丰富,常常呼唤父老乡亲们来采茶和饮茶。江边的乡镇,鱼和茶是最受欢迎的,大家为了利益的轻重而分开。种茶和桑树何必苦苦地去争论,崇阳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官员名声。

注释:

  • 海滨: 指靠近海边的地方。
  • 鱼盐: 鱼和盐,海滨地区的特产。
  • 耕稼: 农作物的耕种。
  • 丁宁: 这里指的是采茶、饮茶的意思。
  • 逐末: 追求细小的利益。
  • 利害: 利益和损害的关系。
  • 重轻: 重视与轻视。
  • 拔茶种桑: 种茶与种桑树。
  • 崇阳: 地名,古时的地方,因有良吏而闻名。

典故解析:

“崇阳因得良吏名”提到的崇阳,古时是一个因良好官员而出名的地方,反映了社会对良吏的尊重与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文翁,宋代著名诗人,以诗才和政绩闻名。他在诗歌中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民生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作者通过描绘海滨与江乡的渔盐与茶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民生状况,表现出对地方特产和良好治理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滨与江乡的景象,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海滨的鱼盐和江乡的茶文化,分别代表了水域与陆地的经济特征。诗人在诗中反映了人们对鱼盐的依赖和对茶文化的推崇,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尤其是“逐末”一词,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细微与复杂。

此外,诗中提到的“良吏”,不仅仅是对官员的赞美,更是对社会治理的期望。通过对比海滨与江乡,诗人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却蕴含着深厚的社会观察与人生哲理,体现了厉文翁对现实的关切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滨鱼盐胜耕稼: 描述海滨地区鱼盐的丰富,强调其经济优势。
  2. 尝呼父老采丁宁: 表达对乡老的呼唤与茶文化的倾向。
  3. 江乡鱼茗尤逐末: 说明江乡以鱼和茶为主,追求小利益。
  4. 为分利害别重轻: 分析利益的轻重,反映人们的价值观。
  5. 拔茶种桑何苦口: 质问为何要争论种茶与种桑的利弊。
  6. 崇阳因得良吏名: 提到崇阳因良好治理而声名显赫。

修辞手法:

  • 对比: 海滨与江乡的对比,突显经济差异。
  • 隐喻: “鱼盐”与“耕稼”隐喻经济生活的不同选择。
  • 叠字: 通过“重轻”表达对利益的细腻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地方经济特征,反映了对民生与治理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良好官员的期待与对经济多样性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盐: 象征着海洋的富饶与生活的多样性。
  • : 代表着文化与生活的雅致。
  • 良吏: 象征着理想的治理与社会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崇阳”是因为什么而出名的?

    • A. 丰产的农作物
    • B. 良好的官员
    • C. 鱼盐丰富
    • D. 茶文化盛行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逐末”意指____

  3. 判断题: 诗人对海滨的经济模式持肯定态度。(对/错)

答案:

  1. B
  2. 追求细小的利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词对比:

  • 厉文翁 vs. 陶渊明: 二者都对自然及其经济有深刻的观察,但陶渊明更倾向于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而厉文翁则聚焦于经济的实际利益与社会治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厉文翁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葵 和王龙图七夕直宿 郡将夜醮分贶斋酎 送郭太保知相州 八月十四日夜东轩饯赵同州志元吴陕州冲卿徐 谒四陵下宫 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总龙请雨兼祷 初除直讲献内阁冯学士孙侍郎 寄郑天休 次韵天平观文庞相公以久留塞下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柑 尸字头的字 险秽 夕字旁的字 妥妥贴贴 树阴 气冲斗牛 包含澈的词语有哪些 秋战 洞见肺腑 损兵折将 龍字旁的字 不支 片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弃瑕取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