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访梅

《访梅》

时间: 2025-05-02 12:34:05

诗句

梅花欲放绕溪行,隔水香来分外清。

拄杖过桥寻欲遍,竹林疎处数花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05

原文展示: 访梅 张道洽 〔宋代〕 梅花欲放绕溪行,隔水香来分外清。 拄杖过桥寻欲遍,竹林疎处数花明。

白话文翻译: 我沿着溪边行走,期待着梅花的绽放, 隔着水面,梅花的香气格外清新。 我拄着拐杖过桥,想要寻遍每一处, 在竹林稀疏的地方,数着那些明亮的花朵。

注释:

  • 梅花欲放:指梅花即将开放。
  • 绕溪行:沿着溪流行走。
  • 隔水香来:指梅花的香气隔着水面传来。
  • 分外清:格外清新。
  • 拄杖:拄着拐杖。
  • 过桥:走过桥梁。
  • 寻欲遍:想要寻遍每一处。
  • 竹林疎处:竹林稀疏的地方。
  • 数花明:数着那些明亮的花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道洽,字泽民,号梅屋,宋代诗人。他以咏梅诗著称,其诗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之美。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寻访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清新之美的向往和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梅花即将盛开的季节,作者为了欣赏梅花的美丽,特意沿着溪流寻找梅花的踪迹。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梅花清新香气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寻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即将绽放的景象。首句“梅花欲放绕溪行”,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期待和寻觅之情。次句“隔水香来分外清”,通过嗅觉的描写,传达了梅花的清新香气,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梅花盛开的溪边。后两句“拄杖过桥寻欲遍,竹林疎处数花明”,则通过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寻梅的执着和细致,以及在竹林中发现梅花的喜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花欲放绕溪行”: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沿着溪流寻找即将绽放的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的期待。
  2. “隔水香来分外清”:这句诗通过嗅觉的描写,传达了梅花的清新香气,使读者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魅力。
  3. “拄杖过桥寻欲遍”:这句诗通过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寻梅的执着和细致,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4. “竹林疎处数花明”: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竹林中发现梅花的情景,通过“数花明”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发现梅花的喜悦。

修辞手法:

  • 拟人:“梅花欲放”将梅花拟人化,赋予了梅花生命和情感。
  • 对仗:“隔水香来分外清”中的“隔水”与“分外”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梅花清新之美的向往和欣赏。通过寻梅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梅花清新香气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强和清新。
  • 溪水:象征着清澈和流动。
  • 竹林:象征着幽静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欲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期待 C. 悲伤 D. 愤怒
  2. “隔水香来分外清”中的“隔水”指的是什么? A. 隔着水面 B. 隔着山谷 C. 隔着树林 D. 隔着城市
  3. 诗中作者是如何寻找梅花的? A. 骑马 B. 步行 C. 乘船 D. 飞行 答案:B A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坚韧和高洁。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坚强。

诗词对比:

  • 张道洽的《访梅》与王安石的《梅花》都以梅花为主题,但张道洽的诗更注重寻梅的过程和感受,而王安石的诗则更注重梅花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道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梅花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梅花诗作,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七言截句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一 七言截句 登天目遇雨 题画 题高且园指画虢国夫人夜游图追次坡翁韵 自课 斗蟋蟀 忆镜湖和大人韵 秋柳 垂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行政诉讼 逃课 众叛亲离 彑字旁的字 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重金兼紫 户字头的字 马蛋 包含栏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选秀 因地制宜 养虎贻患 包含底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奚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