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7:09
升旭漂漂照混茫,
游云焉得白云乡。
风吹稀发龙吟冷,
气袭衣衾鹤梦惊。
沧海伏沉通宝焰,
桑榆栖住享春光。
孤鹃啼响千峰里,
缥缈高堂更断肠。
《赠眠云道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晨曦初照、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感叹日出时天空的朦胧,游云何能寻到那白云之乡。微风吹拂,龙吟声在寒冷中回荡,衣衾被气流袭来,惊醒了正在做鹤梦的我。大海的沉寂中,宝焰闪现,桑榆树下依然享受着春光。孤独的鹤鸣在千山之间回响,高堂上的愁绪更是令人断肠。
此诗中提及的“龙吟”与“鹤梦”都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龙与鹤的崇拜相关。龙代表着权威与神秘,而鹤则象征着长寿与高洁。诗中的意象借用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马旭,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为人知晓。他的诗歌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人生的无常,因而写下此作,寄情于山水,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赠眠云道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日出时分,面对着朦胧的自然景象,发出感叹,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诗的开头,升旭的光辉照耀着混茫的天地,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冥思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游云”这一意象,表现了对理想境地的追求,似乎是在问自己,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何处才是归宿。
“风吹稀发龙吟冷,气袭衣衾鹤梦惊”,这两句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风的呼啸让人从梦中惊醒,似乎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而“沧海伏沉通宝焰,桑榆栖住享春光”则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反思,虽然生命如沧海般浩瀚,但在春光中却又显得温暖而短暂。
最后的“孤鹃啼响千峰里,缥缈高堂更断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孤鹤的啼鸣象征着孤独与哀愁,而“缥缈高堂”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令人感到深切的惆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生命无常的反思以及深切的孤独感。诗人借助自然的美好,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感伤,体现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中“升旭”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孤鹃”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沧海伏沉”中的“沧海”有哪些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