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2:54
惠山寒泉冰雪俱,
故人惠泉兼惠书。
调水符仿坡公法,
不愁鱼目混明珠。
呼儿烹鼎试云腴,
两腋清风生穆如。
愿携诗筒兼茗碗,
一蓑一笠老江湖。
惠山的寒泉,冰雪交融,
老朋友送来的泉水和书信。
调水的技艺仿佛是仿效坡公的法门,
不怕鱼目混珠的困扰。
呼唤孩子烹饪美味的食物,
两腋间清风送来舒适如意。
希望能携带诗筒和茶碗,
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老游江湖。
李光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江南,擅长山水田园诗,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李光炳与友人交流之际,表现了对友人回赠的泉水与书信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以惠山的寒泉为起点,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的“寒泉”不仅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李光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思。诗中提到的“调水符仿坡公法”,暗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尊重与学习,显示出一种文化传承的意识。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悠闲的生活场景:呼儿烹鼎,享受美食,清风拂面,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跃然纸上。最后两句“愿携诗筒兼茗碗,一蓑一笠老江湖”,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渴望在江湖中遨游,享受诗与茶的乐趣。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中的“惠山寒泉”寓意是什么?
“调水符仿坡公法”中“坡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云腴”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