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玲珑岩

《玲珑岩》

时间: 2025-05-07 17:13:43

诗句

诡形迥与万山殊,空洞由来一物无。

直恐虚心自天意,人间穿凿枉工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3:43

原文展示:

玲珑岩 诡形迥与万山殊,空洞由来一物无。 直恐虚心自天意,人间穿凿枉工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形状奇特、与众不同的山岩,其内部空洞,原本无一物。诗人认为,这种空洞可能是天意使然,而人们在其中穿凿雕琢,却是徒劳无功。

注释:

诡形:奇特的形状。 迥:远,差异大。 空洞:内部空无一物。 直恐:恐怕,可能。 虚心:空心,这里指空洞。 天意:天命,自然之意。 穿凿:刻意雕琢,加工。 枉工夫:白费力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亶(1041-1103),字公度,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以直言敢谏著称,曾任御史中丞等职。舒亶的诗文多表现其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舒亶游历山水时所作,通过对玲珑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为雕琢的质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形状奇特的山岩,通过“诡形迥与万山殊”一句,展现了山岩与众不同的外观。而“空洞由来一物无”则进一步揭示了山岩内部的空洞状态,这种空无一物的状态,诗人认为是天意的体现。最后两句“直恐虚心自天意,人间穿凿枉工夫”,诗人表达了对人为雕琢的怀疑,认为人们在自然之美面前,过多的加工和雕琢是徒劳的,应该尊重自然,顺应天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为干预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第一句“诡形迥与万山殊”,通过“诡形”和“迥”字,描绘了山岩形状的奇特和与众不同。 第二句“空洞由来一物无”,用“空洞”和“一物无”来强调山岩内部的空无一物。 第三句“直恐虚心自天意”,“直恐”表达了诗人的猜测,认为山岩的空洞状态可能是天意的体现。 第四句“人间穿凿枉工夫”,“穿凿”和“枉工夫”批评了人为雕琢的徒劳无功。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诡形”、“空洞”等具象的描绘手法,以及“直恐”、“枉工夫”等表达猜测和批评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尊重自然,反对人为的过度雕琢,认为自然之美是天意的体现,人为的干预往往是徒劳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诡形:奇特的形状,象征自然的独特之美。 空洞:内部空无一物,象征自然之美的纯粹和无雕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诡形迥与万山殊”描绘了什么? A. 山岩的普通形状 B. 山岩的奇特形状 C. 山岩的空洞状态 答案:B

  2. 诗人认为山岩的空洞状态可能是? A. 人为雕琢的结果 B. 天意的体现 C. 自然风化的结果 答案:B

  3. 诗中“人间穿凿枉工夫”表达了什么观点? A. 人为雕琢是必要的 B. 人为雕琢是徒劳的 C. 人为雕琢是美丽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绘山涧的静谧,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词对比: 李白《望庐山瀑布》:通过描绘瀑布的壮观,表达了对自然之力的赞美,与舒亶的诗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收录了舒亶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山水诗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山水诗的意象和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八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别成上人并送性禅师) 浣溪沙(前韵) 浣溪沙(四之三) 浣溪沙(即事) 浣溪沙(春夜)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浣溪沙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隋珠荆璧 动工 怯防勇战 适量 季孟之间 先字旁的字 炫异争奇 肀字旁的字 革风易俗 如坐春风 龙睁虎眼 涓埃之报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