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田大夫

《寄田大夫》

时间: 2025-05-07 16:59:17

诗句

老掾成迂阔,弥年信不通。

白头负高义,病眼想清风。

奉使更三节,题名在两宫。

有人能举类,旧德起淮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17

原文展示

老掾成迂阔,弥年信不通。
白头负高义,病眼想清风。
奉使更三节,题名在两宫。
有人能举类,旧德起淮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年纪渐长,身为老吏却变得迂腐,长年与外界失去联系。尽管白发苍苍,自认为抱有高尚的理想,但因眼疾而无法清晰地看待世间的风景。奉命处理事务已是第三个节令,自己的名字仍挂在朝廷中。可惜的是,世上还能够与我相提并论的人寥寥无几,昔日的美德似乎只能在淮东的故土上复苏。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掾:指年老的官吏。
  • 迂阔:形容人老而思维或行为变得僵化。
  • 弥年:一年又一年。
  • 白头:形容年老。
  • 高义:指高尚的理想或情操。
  • 病眼:眼睛生病,视力模糊。
  • 清风:比喻明朗的理想或清明的政治。
  • 奉使:受命行事。
  • 两宫:指皇帝和皇后,代表朝廷。
  • 旧德:旧有的美德。
  • 淮东:指淮河以东地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淮东”可能指代历史上有名的淮东士人,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德和文化传承,这里暗示着对故土和传统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唯其作品流传于世,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许多文人感到仕途艰难,心中不免感慨。徐积或许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望。

诗歌鉴赏

《寄田大夫》是一首充满怀旧与自省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出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开头两句“老掾成迂阔,弥年信不通”直接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年老后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诗人虽身为官吏,却感受到与外界的隔绝。接下来的“白头负高义,病眼想清风”中,诗人用“白头”与“病眼”这样的意象,传达了年老体衰的悲哀,以及对理想与清明政治的渴求。

后两句则转向对仕途的回顾与反思,“奉使更三节”暗示诗人已在官场中努力多年,但“题名在两宫”又让人感到一种名存实亡的无奈。最后一句“有人能举类,旧德起淮东”则是对昔日美德的追溯,似乎在呼唤那些能够继承传统美德的人。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也隐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掾成迂阔:年老的官吏变得僵化,思维受限。
  2. 弥年信不通:多年未能与外界沟通,感到孤独。
  3. 白头负高义:虽年老,心中仍怀有高尚理想。
  4. 病眼想清风:眼疾让他无法清晰地感知理想与现实。
  5. 奉使更三节:屡次受命处理事务,时间已过三节令。
  6. 题名在两宫:自己的名字仍挂在朝廷中,表明身份。
  7. 有人能举类:可惜世上能与我相提并论的人少之又少。
  8. 旧德起淮东:怀念旧日的美德,盼望其在故乡复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掾成迂阔,弥年信不通”,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理想与清风相提并论,象征着清明与高尚。
  • 排比:通过列举“奉使更三节”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作者对年老官场生活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旧德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渴望,折射出对社会风气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掾:象征着官场生活的疲惫与无奈。
  • 白头:象征着年老与智慧,但也蕴含着失落。
  • 清风:象征着理想的清明与政治的透明。
  • 旧德:象征着传统的美德与文化传承。
  • 淮东:象征着故土与归属感,承载着历史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掾成迂阔”中的“老掾”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官吏
    B. 年老的官吏
    C. 学者

  2. “白头负高义”中的“高义”指的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高尚的理想
    C. 平凡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旧德”主要指的是?
    A. 新的道德观念
    B. 传统的美德
    C. 政治的腐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个体情感。

诗词对比:
徐积的《寄田大夫》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但徐积更侧重于官场的无奈,而杜甫则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通过不同的视角,两首诗都深刻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相关研究文章

这些参考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 送周味道秀才东归见别依韵 十日和张少监 赠王贞素先生 春夜月 送容州程员外端州吴员外 和张少监舟中望蒋山 寄驾部郎中(瞻) 王三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 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还东山 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枕函花 包含佐的词语有哪些 灵机一动 尣字旁的字 误结尾的成语 鬃工 误杀好人 卜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孟林笋 磨牙费嘴 团宴 黎庶涂炭 出乖弄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