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17
老掾成迂阔,弥年信不通。
白头负高义,病眼想清风。
奉使更三节,题名在两宫。
有人能举类,旧德起淮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年纪渐长,身为老吏却变得迂腐,长年与外界失去联系。尽管白发苍苍,自认为抱有高尚的理想,但因眼疾而无法清晰地看待世间的风景。奉命处理事务已是第三个节令,自己的名字仍挂在朝廷中。可惜的是,世上还能够与我相提并论的人寥寥无几,昔日的美德似乎只能在淮东的故土上复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淮东”可能指代历史上有名的淮东士人,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德和文化传承,这里暗示着对故土和传统的怀念。
作者介绍:
徐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唯其作品流传于世,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许多文人感到仕途艰难,心中不免感慨。徐积或许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望。
《寄田大夫》是一首充满怀旧与自省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出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开头两句“老掾成迂阔,弥年信不通”直接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年老后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诗人虽身为官吏,却感受到与外界的隔绝。接下来的“白头负高义,病眼想清风”中,诗人用“白头”与“病眼”这样的意象,传达了年老体衰的悲哀,以及对理想与清明政治的渴求。
后两句则转向对仕途的回顾与反思,“奉使更三节”暗示诗人已在官场中努力多年,但“题名在两宫”又让人感到一种名存实亡的无奈。最后一句“有人能举类,旧德起淮东”则是对昔日美德的追溯,似乎在呼唤那些能够继承传统美德的人。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也隐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作者对年老官场生活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旧德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渴望,折射出对社会风气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掾成迂阔”中的“老掾”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官吏
B. 年老的官吏
C. 学者
“白头负高义”中的“高义”指的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高尚的理想
C. 平凡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旧德”主要指的是?
A. 新的道德观念
B. 传统的美德
C. 政治的腐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积的《寄田大夫》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但徐积更侧重于官场的无奈,而杜甫则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通过不同的视角,两首诗都深刻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