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10
送王潜圣 其二
一自渡江津,茫然不记春。
船谙淮上月,马惯洛阳尘。
可去问唐举,未须惭买臣。
终令旧关吏,还似弃繻人。
自从渡过江津,我已茫然不记得春天的情景。
船只已熟悉了淮河上的明月,马儿也习惯了洛阳的尘土。
若有疑问,可以去问唐朝的举人,根本不必为买臣而感到羞愧。
最终老旧的关吏们,依然像被抛弃的织布人一样。
徐积,字子堪,号竹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自然流畅。
此诗写于徐积送别朋友王潜圣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江津、淮河、洛阳等地名,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
《送王潜圣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渡江和回忆春天的场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别友人的不舍与感慨。一开始,诗人以“自渡江津”引入,表现出一种茫然与孤独,似乎在回首往昔时,已经无法再记起那些美好的春日。接着,诗人提到“船谙淮上月,马惯洛阳尘”,通过船与马的意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感慨。虽然船与马习惯了各自的环境,但诗人的心情却无法被外界所影响。
随后,诗中提到“可去问唐举”,这句中暗含了对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唐举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而“买臣”则是对历史上贪污腐败的官员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最后一句“终令旧关吏,还似弃繻人”则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冷酷,表现出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浮沉、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揭示了个人的渺小与无奈,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中提到的“唐举”指的是哪个朝代的举人?
诗人一开始的心情是:
“船谙淮上月”中的“谙”字是指: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在送别时的情感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徐积的作品更显内敛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