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10
和李闳中
徐积 〔宋代〕
幕官真有道,野叟是何人。
被此新诗赠,兼之古意醇。
若论今古事,前是老农身。
谁谓芙蓉客,能来相顾频。
这位幕府的官员确实有道德修养,而我这个乡村的老头又算什么呢?
承蒙您赠与我这首新诗,融合了古老的意趣。
要说今古的事情,前身只不过是位老农民罢了。
谁说那芙蓉花下的客人,能频频来探望我呢?
徐积,字子和,号潭洲,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府。他的诗风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常常融汇古今,反映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
这首诗是在与李闳中交往的过程中创作的,体现了作者对李闳中诗作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身份的自嘲与谦卑。
这首诗以对话的方式展开,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幕官”与“野叟”,突显了作者的谦逊。作者以“野叟”自称,表明自己身处乡间,生活简单,缺乏仕途的荣耀,但他并不以此为耻,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随后的“被此新诗赠,兼之古意醇”,则展现了诗人对李闳中新作的赞美,并以诗歌为媒介,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与尊重。最后两句“若论今古事,前是老农身”与“谁谓芙蓉客,能来相顾频”,则揭示了作者对自身位置的清醒认知,同时也反映出对友人来访的期待与珍视。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古典文化的追溯,又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自谦与对友人诗作的赞美,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反映了作者的智慧与人文情怀。
诗中“幕官”指的是哪个身份?
诗人自称“野叟”,意在表达什么?
“芙蓉客”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