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28:36
念奴娇 其十三 二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草堂绵蕝,百年栖托于此。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剪裁馀几。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我与英俊的朋友们游玩,细数着富贵的消磨时光,谁能记得呢?从道眼中看,人生如同寄居,家不过是旅馆。让我教佣人煮羹藜,教奴隶去种韭菜,仅仅用以打发残余的时光。我的草堂虽绵延,已在此栖息百年。岁末时分,笔墨干涸无花,翻开怀中的残锦,只能剪裁剩下的几片。腰脚因年老而麻木,即使赐予他灵寿杖,也难以扶起我。与友人的交游断绝,名字和姓氏也随之变更,日暮时分独自一人走在空山里。老儋再度出山,不知道他是哪个家族的子弟。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诗人,以词著称,尤其擅长豪放派与婉约派的结合,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对功名利禄的消磨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感。
这首《念奴娇 其十三 二和》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深度思考与艺术风格。诗人从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细腻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并游英俊”,表面上是与友人游玩,实则暗含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惋惜。
接着,诗人通过对家与旅馆的对比,表达了对归属感的缺失。再者,通过描述日常生活的小事,如教婢煮羹、教奴种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孤独感在“离绝交游,变更名姓”中达到高潮,交游的断绝与身份的改变令他感到人生的虚无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老儋复出”结束,意指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隐含着对未知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刘克庄的艺术成就与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对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离别与孤独的深刻情感。
诗词测试: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人生如寄”指的是什么?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中体现了诗人的哪种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无奈,而苏轼则在怀古中展现了一种豪放的气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