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乡侯灯夕六首

《和乡侯灯夕六首》

时间: 2025-08-05 20:24:02

诗句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巾,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20:24:02

原文展示: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巾,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

白话文翻译:

老了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仍然感到寒意,牛衣何以能靠近鳌山。
不要陪着画中的隼飞行,姑且对着囊中的萤火虫坐在闭关的地方。
曾经听过仙乐在帝王的殿堂,现在披上华美的宫锦却被贬入尘世。
溪边的村庄难道就没有美丽的风景吗?只有几盏渔灯照亮着碧绿的海湾。

注释:

字词注释:

  • “牛衣”:指农民的衣服,这里暗示作者身处平民生活。
  • “鳌山”:传说中的神山,象征高远和理想。
  • “画隼”:画中的猎鹰,象征虚幻和无法实现的理想。
  • “囊萤”:指用囊袋装萤火虫,寓意闭关自守。
  • “仙韶”:指仙乐,形容美妙的音乐。
  • “宫锦”:华美的丝绸,象征繁华与富贵。
  • “谪尘寰”:被贬到尘世,意味着作者遭遇的不幸。
  • “渔灯”:渔船上的灯,象征平凡的生活与辛勤的劳动。

典故解析:

  • “鳌山”出自古代神话,常用于表达追求高远理想的心情。
  • “仙韶”指代神仙的音乐,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囊萤”的典故来源于古人用萤火虫照明,隐喻着一种孤独的自我安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天池,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而闻名。他的诗词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际,作者通过描绘自然与个人的心境,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和乡侯灯夕六首》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作者通过春寒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年老时仍对生活的怯懦与不安。接着,提及“牛衣”和“鳌山”,对比出平凡与理想的差距,揭示了作者心中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后半部分则从过去的美好回忆转向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现状的失落。

诗中“囊萤”一词,既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也展示了他对自我保护的选择。可见,尽管在繁华的表象下,作者感受到的却是生活的沉重与孤独。最后几句通过渔灯的描写,尽管暗示着生活的平淡,但同时又透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去逢春尚怯寒”:老年人对春天的到来仍然感到寒意,象征着对生命的脆弱与不安。
  • “牛衣那得傍鳌山”:描绘平民的生活与理想的差距,表达对理想的渴望。
  • “莫陪画隼行穿巾”:不要追随虚幻的理想,暗示对现实的认知。
  • “姑对囊萤坐闭关”: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保护。
  • “昔听仙韶游帝所”:追忆美好的过去,感叹曾经的辉煌。
  • “今披宫锦谪尘寰”:如今却身处繁华却又贬谪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
  • “溪村可是无风景”:对现实生活的质疑,暗示生活的单调。
  • “几点渔灯照碧湾”:渔灯照亮夜晚,象征着辛勤与温暖,尽管生活平淡却仍有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鳌山”比喻理想与追求。
  • 对比:对比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困境,增强情感的冲突。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诗的节奏感,使情感更为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微弱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牛衣:代表平民的生活与艰辛。
  • 鳌山: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囊萤:象征孤独与自我保护。
  • 渔灯:象征辛勤的生活与微弱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鳌山”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现实
    • C. 过去
    • D. 冬天
  2. “囊萤”在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 A. 自信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3. 诗中“几点渔灯照碧湾”代表了什么?

    • A. 繁华
    • B. 辛勤与希望
    • C. 过去的辉煌
    • D. 绝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刘克庄的诗相比,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而刘克庄则侧重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 陶渊明《归园田居》强调归隐与自然的和谐,而刘克庄在诗中则表现出对理想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暑 隐居 江神子/江城子 如梦令·人似已圆孤月 江神子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 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 虞美人 虞美人(九日和董彦远) 减字木兰花(赠棋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判若黑白 见字旁的字 叔牙 含垢忍耻 形势之途 滞泥 色字旁的字 富贵荣华 横失 厄字旁的字 气壮山河 积楚 却敌楼 包含耶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