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对食作

《对食作》

时间: 2025-05-02 09:58:03

诗句

贱士穷愁殆万端,幸随所遇即能安。

乞浆得酒岂嫌薄,卖马僦船常觉宽,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

饭余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03

原文展示

对食作
作者:陆游

贱士穷愁殆万端,
幸随所遇即能安。
乞浆得酒岂嫌薄,
卖马僦船常觉宽。
少壮已辜三釜养,
飘零敢道一袍单。
饭余扪腹吾真足,
苜蓿何妨日满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坦然与自得。虽然我身为卑微的士人,生活贫困,愁苦不断,但有幸遇到的人和事让我心安。乞讨得来的浆水和酒,虽然薄弱,却也不觉得寒酸;卖马租船的经历让我感到宽慰。年轻时曾辜负了三锅饭的养育,漂泊流浪,也不敢说自己衣衫单薄。饭后摸摸肚子,心中其实是满足的,苜蓿菜的丰盛,何妨我每天都能吃到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贱士:指卑微的士人,常用于自谦。
  • 乞浆:乞讨来饮用的浆水,指代贫困的生活。
  • 三釜:指三锅,象征过去的富裕和养活自己。
  • 飘零:漂泊不定,形容生活的无常。
  • 苜蓿: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这里指代简单的饮食。

典故解析

  • 三釜养:源于古代士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风格豪放激昂,富有爱国情怀。陆游的生活经历充满坎坷,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失落,使其作品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对食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生活贫困、心境淡泊之时。此时的陆游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物质匮乏,但内心却逐渐归于平和。


诗歌鉴赏

陆游的《对食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我反思的诗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出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却又在艰难的境遇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和内心的满足。诗中“乞浆得酒岂嫌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包容与知足,表明他不以物质的贫乏而感到羞耻,反而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此处不仅反映了陆游的生活态度,也折射出那一时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自我修养。

“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一句,流露出对自身过往的反思与自省,似乎在言说年少时的辜负与后来的漂泊,而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执着于外在的名利,而是选择了心灵的富足与坦然。最后两句“饭余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盘”更是将这种知足常乐的哲学推向高潮,表现出他对于简单生活的珍惜与满足。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反差,外在的贫困与内心的富足相辅相成,构成了陆游独特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贱士穷愁殆万端:我这个卑微的士人,生活贫困而愁苦无边。
  2. 幸随所遇即能安:但我遇到的事物让我能够心安。
  3. 乞浆得酒岂嫌薄:乞讨得来的浆水和酒,虽然薄弱,但我并不嫌弃。
  4. 卖马僦船常觉宽:卖马和租船的经历让我感到宽慰。
  5. 少壮已辜三釜养:年轻时曾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6. 飘零敢道一袍单:漂泊的生活让我不敢说衣衫单薄。
  7. 饭余扪腹吾真足:饭后摸摸肚子,发现自己其实很满足。
  8. 苜蓿何妨日满盘:苜蓿菜的丰盛,何妨我每天都能吃到呢?

修辞手法
本诗以对比和反问为主要修辞手法,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度。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知足与内心的安宁,尽管物质匮乏,心灵却可以富足。诗人通过对简单生活的珍惜,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乞浆、酒:象征生活的贫乏与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 马、船:代表流动的生活与生存的艰辛。
  • 三釜:象征过去的富裕与对亲情的感念。
  • 苜蓿:象征简单生活的满足与自然的馈赠。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陆游在《对食作》中提到的饮食象征是什么?
    A. 富裕
    B. 贫困
    C. 奢华
    D. 享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乞浆得酒岂嫌薄”表达了作者的__态度。

  3. 判断题:陆游在诗中表现出对年轻时的懊悔。(对/错)

答案

  1. B
  2. 知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对食作》更侧重于对物质生活的直接体验与感悟,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环境与内心的自然和谐。两者都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生活背景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闻西蟾从弟卜岩居岳西有寄 送僧归南岳 谢人惠药 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准大师诗序有寄 答友生山居寄示 寄三觉山从益上人 答无愿上人书 潇湘二十韵 蔷薇 贺孙支使郎中迁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秀选 屮字旁的字 蔽塞 口干舌焦 虎字头的字 彭祖 拯赎 瓦结尾的成语 鸟得弓藏 风字旁的字 鸢肩火色 懒懒散散 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杂言诗 米字旁的字 似漆投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