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45
原文展示:
薰莸吟 邵雍 〔宋代〕 善恶之间,薰莸可究。 近薰必香,近莸必臭。
白话文翻译:
在善与恶的界限之间,薰草与莸草的特性可以被探究。 接近薰草必定会闻到香气,接近莸草必定会闻到臭味。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富有理趣,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此诗通过薰莸的比喻,阐述了善恶的不可混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邵雍的晚年,当时社会风气复杂,善恶并存,诗人通过薰莸的比喻,表达了对善恶分明、不容混淆的道德观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薰莸为喻,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善恶之间的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近薰必香,近莸必臭”的描述,强调了善恶的不可混淆性,以及人们在选择和判断时应当明辨是非的重要性。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理趣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薰莸的比喻,强调了善恶的不可混淆性,提醒人们在道德选择上应当明辨是非,追求善,远离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薰”和“莸”分别代表什么? A. 善与恶 B. 香与臭 C. 美与丑 D. 好与坏
诗中“近薰必香,近莸必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D. 夸张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