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3:54
平旦寅,早起堂前参二亲。
处分家中送疎水,莫教父母唤频声。
清晨时分,天刚亮,我早起在堂前拜见父母。
在家中分配好事情,给父母送去日常需要的水,不让他们频频呼唤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强调对父母的尊敬与照顾。诗中提到早起参拜父母,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民生,尤其擅长描写人情世态。
《十二时行孝文》是白居易在提倡孝道的背景下创作的一组诗。唐代社会讲究孝道,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父母的敬仰和对孝道的践行。
《十二时行孝文》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孝情。开头的“平旦寅”便营造出一种清晨宁静的氛围,早起拜见父母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也是对传统孝道的遵循。诗中提到的“处分家中送疎水”,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致入微,白居易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心与照顾。最后一句“莫教父母唤频声”,则流露出一种对子女应尽责任的反思,表达了子女不应让父母操心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描写,深刻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传递出温暖而亲切的家族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平旦”指的是哪个时段?
a) 夜晚
b) 清晨
c) 正午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孝心?
a) 频繁拜见
b) 安排家务
c) 送礼物
“莫教父母唤频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父母的愤怒
b) 对父母的关心与责任
c) 对家务的厌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