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16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
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
我在这三川的地方潦倒不堪,已经混日子四年。
真心诚意地抛弃了钩距,羞愧地用蒲鞭来鞭策自己。
这样称职的公事,拿什么来抵销我的俸钱呢?
虽然我并不喜欢这官职,但时间久了也会妨碍那些有才之人。
在古代,官员的职责是管理和服务于民,但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自身官职的无奈与失落。他提到“推诚废钩距”,暗示自己虽然是个官,但却无所作为,心中对职务的耻辱感与对才能的尊重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他对政治的反思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风以关注民生、抒发情感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担任官职期间,他在官场的潦倒与困顿,使他对个人与社会的责任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贤才的渴望。
《七年春题府厅》是一首充满了无奈与自省的诗作,通过白居易对自己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诗歌开篇即以“潦倒”二字点明了自身的困境,四年的因循守旧使他感到无所作为,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接着,作者用“推诚废钩距”来隐喻他对官场潜规则的不屑与拒绝,表达了他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并不复杂,但情感却极为丰沛,尤其是最后两句,既表达了对官职的无奈,又流露出对贤才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白居易用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这种深邃的思考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