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5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54:04
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皆先归》原文如下:
闻君新楼宴,下对北园花。
主人既贤豪,宾客皆才华。
初筵日未高,中饮景已斜。
天地为幕席,富贵如泥沙。
嵇刘陶阮徒,不足置齿牙。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芳草供枕藉,乱莺助喧哗。
醉乡得道路,狂海无津涯。
一岁春又尽,百年期不赊。
同醉君莫辞,独醒古所嗟。
销愁若沃雪,破闷如割瓜。
称觞起为寿,此乐无以加。
歌声凝贯珠,舞袖飘乱麻。
相公谓四座,今日非自夸。
有奴善吹笙,有婢弹琵琶。
十指纤若笋,双鬟黳如鸦。
履舄起交杂,杯盘散纷拏。
归去勿拥遏,倒载逃难遮。
明日宴东武,后日游若耶。
岂独相公乐,讴歌千万家。
听说你在新楼中设宴,我在北园花下与君共饮。
主人既是贤良豪杰,宾客皆才子佳人。
初次席间酒未喝高,天边的景色已渐斜。
天地作为幕布席子,富贵如同泥沙一般。
嵇康、刘伶、陶渊明与阮籍,他们的才华也不足以与我相提并论。
我卧于瓮中,鄙视毕卓,落帽子嘲笑孟嘉。
芳草可作枕头,乱莺助兴喧哗。
醉乡的路途,狂海无边际。
又是一年春尽,百年之期不远。
一同喝醉,君莫推辞,独醒者古人所叹。
消愁如同融雪,破烦恼犹如割瓜。
举杯祝寿,此乐无以加。
歌声如珠般凝聚,舞袖飘动如乱麻。
相公说四座之中,今日不是自夸。
有奴会吹笙,有婢弹琵琶。
十指纤细如笋,双鬟如乌鸦般黑。
履舄相交错,杯盘纷乱地散落。
归去时莫拥挤,倒载逃难的遮挡。
明日将在东武宴请,后日游览若耶。
岂只相公乐,歌声传遍千万家。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主题广泛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
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白居易在长安的仕途和文坛上较为顺利之时。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和与友人畅饮的欢愉,反映了当时士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社交方式。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宴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提到“闻君新楼宴”,引入了宴会的场景,随后以花与酒的意象,渲染出春天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主人和宾客的贤良才华,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人际关系。
诗中提到的“天地为幕席,富贵如泥沙”则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富贵荣华易逝,人生如梦。接着,诗人用“销愁若沃雪,破闷如割瓜”来表达人们通过饮酒消愁的心理,生动形象地传达出饮酒的乐趣与解忧。
这首诗最后以“岂独相公乐,讴歌千万家”作结,传达出一种人际间的和谐与共欢的情感,显示了白居易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整首诗以宴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富贵荣华短暂的哲学思考。诗中充满了欢快的气氛,传递出人际间的和谐与共欢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谁?
a) 宾客
b) 主人
c) 诗人
诗中提到的“销愁若沃雪”是指什么?
a) 消除烦恼
b) 享受生活
c) 追求名利
诗人对宴会的态度如何?
a) 愉快
b) 无聊
c) 失望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白居易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宴会的欢快气氛与人际交往,而杜甫则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和人生苦闷的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