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2:29
洞仙歌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夜来惊怪,冷逼流苏帐。
梦破初闻打窗响。
向晓开帘,凌乱千里寒光,
清兴发,鹤毛谁同纵赏。
江南春意动,梅竹潜通,
醉帽冲风自来往。
慨念故人疏,便理扁舟,
须信道吾曹清旷。
待石鼎煎茶洗余醺,
更依旧归来,浅斟低唱。
夜里惊醒,冷风透过流苏帐子吹来。
梦一破,窗外传来敲打的声音。
快到天亮,打开帘子,寒光洒满千里,
清雅的兴致涌现,谁能与我一起欣赏这美景?
江南的春意开始涌动,梅花与竹子暗自交流,
醉意中我在风中自由往来。
感慨故人疏远,便整理行装,
相信我们这一群人依然清静而广阔。
等到石鼎煮茶洗去余醉,
我还将如往常一样归来,浅斟低唱。
沈端节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的热爱。
《洞仙歌》创作于一个春季的清晨,诗人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替描绘,表达对友人和清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清淡生活的追忆。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了春天气息的诗,整首诗通过对比梦境与清晨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开篇以“夜来惊怪”入手,描绘了在清冷的夜晚惊醒的情景,给人一种略显孤寂的感觉。随着“梦破初闻打窗响”,梦境的破碎带来一种清晰醒悟的状态,诗人开始思考身边的事物。
“向晓开帘,凌乱千里寒光”,这一句极具画面感,展现了晨光照耀下的江南春景,给人以清新、冷冽的感受。接下来,诗人提到“江南春意动,梅竹潜通”,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友谊的隐秘交流,似乎暗示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最后,诗人希望在清晨的茶香中洗去余醉,回归到那种“浅斟低唱”的悠然自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清雅的生活理想和幽远的情感境界。
诗中提到的“流苏帐”象征什么?
“凌乱千里寒光”中的“寒光”指的是什么?
诗人最希望与谁一同赏景?
《春晓》 -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诗意与生机,风格清新自然,与《洞仙歌》中的春意相呼应,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的怀古情怀与沈端节的清雅生活态度形成对比,前者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后者则更倾向于自然与友谊的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