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集韬荒寓楼

《洞仙歌 集韬荒寓楼》

时间: 2025-04-27 07:40:15

诗句

榆钱柳线。

渐啼莺游倦。

喜得天涯酒徒健。

独楼云乍起,浮白狂呼,心已醉,肯负斜阳一片。

眼前谁是客,芳草春江,还记春风满团扇。

莫更问年时,醉里乾坤,玉缸冷、亭空人远。

指塔火、扬鞭踏花归,有十二红栏,绿灯歌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15

原文展示

榆钱柳线。渐啼莺游倦。喜得天涯酒徒健。独楼云乍起,浮白狂呼,心已醉,肯负斜阳一片。眼前谁是客,芳草春江,还记春风满团扇。莫更问年时,醉里乾坤,玉缸冷亭空人远。指塔火扬鞭踏花归,有十二红栏,绿灯歌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榆树上的钱子和柳树的枝条交错在一起,黄莺在啼叫,似乎有些疲倦。酒徒们在天涯之间畅快淋漓,诗人独自坐在高楼上,云彩忽然飘起,他狂呼高歌,心中已经醉了,怎能辜负这美丽的斜阳?眼前的谁是客人呢?芳草和春江相伴,我还记得春风中扇子摇曳的情景。不要再问年岁,醉眼朦胧中,天地之间,凉亭空荡人已远。指着塔火,扬鞭踏花归来,眼前是十二根红栏杆,绿色的灯光下,歌声四起。

注释

  •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似钱币。
  • 柳线:柳树的枝条,形态柔软。
  • 莺游倦:黄莺在游荡中感到疲倦。
  • 酒徒:喜欢喝酒的人。
  • 斜阳一片:夕阳的美丽景象。
  • 芳草春江:春天的芳草和江水。

典故解析

  • 春风满团扇:春风让团扇上花香四溢,象征春天的美好。
  • 玉缸冷亭:指代一种清幽的环境,通常用于表达孤独和清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皞日,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风格优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刻创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以“榆钱”和“柳线”开篇,生动呈现了春天的气息,并通过“渐啼莺游倦”暗示了春日的惬意与闲适。接着,诗人把自己置身于高楼之中,面对夕阳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愉悦和醉意。

诗中的“眼前谁是客,芳草春江”表明了诗人对身边美好景物的留恋,而“莫更问年时”则表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牵挂,情感深厚而细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有十二红栏,绿灯歌遍”的意象,暗示着热闹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繁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榆钱柳线: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
  2. 渐啼莺游倦:黄莺的歌声逐渐显得疲倦,暗示春天的活力与宁静。
  3. 喜得天涯酒徒健:表达对酒徒们豪放生活的欣赏。
  4. 独楼云乍起:独自坐在高楼,云彩突然飘起,营造了一种孤独的美感。
  5. 浮白狂呼:诗人心醉神迷,放声高歌。
  6. 肯负斜阳一片:不愿辜负这美丽的夕阳时光。
  7. 眼前谁是客:诗人思考身边的人,显现出对友情的渴望。
  8. 芳草春江:春天的草地和江水,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9. 莫更问年时:不再去追问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洒脱。
  10. 醉里乾坤:醉眼看世界,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11. 玉缸冷亭空人远: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怀,玉缸和冷亭象征着清冷和空荡。
  12. 指塔火扬鞭踏花归:描绘归来的场景,充满生机。
  13. 有十二红栏:指代繁华的场景,暗示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14. 绿灯歌遍:歌声萦绕,渲染了热闹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榆钱柳线”通过自然物象比喻春天的气息。
  • 拟人:如“莺游倦”赋予鸟儿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句式,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榆钱:象征着财富与生机。
  • 柳线:象征着柔美与春意。
  • 斜阳: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芳草: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 A. 燕子
    • B. 黄莺
    • C. 麻雀
  2. 诗中“醉里乾坤”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自由
    • C. 寂寞
  3. “榆钱柳线”中描绘了哪种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渔舟唱晚》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水和花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渔舟唱晚》:侧重于渔舟的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沈皞日的诗歌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其他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客行河水东 访陈与机县尉于湘潭下摄市 其一 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别章泉定庵二老人 余惠叔访旧 山中夜归 题赵庶可山台 寄兴 拟岘台杜子野主簿寓居 辛丑岁暮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腌藏 鸿隐凤伏 钢筋铁骨 示字旁的字 目眚 营宇 乛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口壅若川 管鲍之好 网目不疏 调人 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形开头的成语 包含邕的词语有哪些 后车之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