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08:02
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
骏骨凤毛真可贵,冈头泽底促足论。
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
自兹心洽迹亦洽,居常并榻游并轩。
柳阴覆岸郑监水,李花压树韦公园。
每出新诗共联缀,闲因醉舞相牵援。
时寻沙尾枫林夕,夜摘兰丛衣露繁。
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远结迢迢婚。
简书五府已再至,波涛万里酬一言。
为君再拜赠君语,愿君静听君勿喧。
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
永宁昔在抡鉴表,沙汰沉浊澄浚源。
君今取友由取士,得不别白清与浑。
昔公事主尽忠谠,虽及死谏誓不谖。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陈露酬所恩。
昔公为善日不足,假寐待旦朝至尊。
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 昔公令子尚贵主,公执舅礼妇执笲.返拜之仪自此绝,关雎之化皎不昏。
君今远娉奉明祀,得不齐励亲蘋蘩。
斯言皆为书佩带,然后别袂乃可扪。
别袂可扪不可解,解袂开帆凄别魂。
魂摇江树鸟飞没,帆挂樯竿鸟尾翻。
翻风驾浪拍何处,直指杭州由上元。
上元萧寺基址在,杭州潮水霜雪屯。
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08:02
作者: 元稹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
骏骨凤毛真可贵,冈头泽底促足论。
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
自兹心洽迹亦洽,居常并榻游并轩。
柳阴覆岸郑监水,李花压树韦公园。
每出新诗共联缀,闲因醉舞相牵援。
时寻沙尾枫林夕,夜摘兰丛衣露繁。
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远结迢迢婚。
简书五府已再至,波涛万里酬一言。
为君再拜赠君语,愿君静听君勿喧。
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
永宁昔在抡鉴表,沙汰沉浊澄浚源。
君今取友由取士,得不别白清与浑。
昔公事主尽忠谠,虽及死谏誓不谖。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陈露酬所恩。
昔公为善日不足,假寐待旦朝至尊。
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
昔公令子尚贵主,公执舅礼妇执笲。
返拜之仪自此绝,关雎之化皎不昏。
君今远娉奉明祀,得不齐励亲蘋蘩。
斯言皆为书佩带,然后别袂乃可扪。
别袂可扪不可解,解袂开帆凄别魂。
魂摇江树鸟飞没,帆挂樯竿鸟尾翻。
翻风驾浪拍何处,直指杭州由上元。
上元萧寺基址在,杭州潮水霜雪屯。
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王师范的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祝福。诗中提到王师范的家族背景,强调他们的清白和高贵。回忆去年在江边相识时的情景,诗人与王师范之间的友情愈加深厚。诗人描述了他们的交往,提到一起作诗、饮酒、共度的美好时光,情感真挚而温暖。
离别时,诗人感慨王师范将要远行,心中有些不舍,祝愿他在新的地方能够安静地听取教诲。诗中还提到王师范的祖先为国尽忠、教导子孙,表达了对其家族声誉的敬重与寄托。最后,诗人描绘了杭州的美景,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关注民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稹送别友人王师范时,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及对未来的期待。结合了对家族传统的重视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去杭州(送王师范)》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王师范的家世背景、个性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王师范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尤其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体现了他们的友谊如同山水间的清流,流淌不息。
在离别的时刻,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更传达了对未来的希冀。诗中提到的杭州,作为美丽的江南水乡,象征着理想与希望,表现出诗人对王师范前途的美好祝愿。此外,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忠臣的敬仰,使整首诗在个人情感的基础上,升华到了对社会和历史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四大家族是哪四个?
“骏骨凤毛”比喻什么?
作者对王师范的家族持什么态度?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