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05
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与无奈。早年被儒生的身份所误,渐渐地感受到年华的流逝。为了科举名利而流下的泪水,心中彷徨于人生的选择与道路。自己心中珍惜的已逝去的猿木,没人会对从高处跳下的金属给予怜惜。若没有追求功名的志向,又何处能够寻得那山林的宁静?
刘过(生年不详-1126年),宋代诗人,字仲明,号景华,晚号山人。其诗风格独特,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常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科举制度盛行,士人为了求取功名而拼搏奋斗。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无奈与迷茫,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重视及其带来的困扰。
《上周少保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疑惑与对失去的惋惜。开篇“早被儒冠误”,直接揭示了他因追求名利而导致的误入歧途,感慨年华的无情流逝。接下来的“科名数行泪”,则是流露出对科举考试的无奈和对青春岁月的追忆,诗人似乎在哭泣的同时也在警醒自己。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在这两句中,诗人以猿木和冶金的对比,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选择。猿木象征着失去的纯真与自然,而跃冶金则隐喻着追求功名所带来的代价与风险。最后一句“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如果没有追求功名的志向,那么又何处能够寻得那安静的山林生活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名利与理想之间矛盾的真实感受。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感慨,对追求功名的反思,以及对失去的青春与自由的惋惜,揭示了士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儒冠”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自惜亡猿木”表达了诗人对__的惋惜。
判断题:诗人认为追求功名是值得的。(对/错)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过的这首诗更显得沉重,前者描绘了宁静的山林生活,而后者则反映了士人在功名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两者虽同为山林意象,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