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1:22
点绛唇·身後功名
辛弃疾 〔宋代〕
身後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
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竹外僧归,路指霜锺寺。
孤鸿起。丹青手里。
剪破松江水。
身后的功名,古往今来都不能换取生前的醉意。
我穿着青鞋自得其乐,不去踏足长安的繁华。
竹子外面,僧侣归来,路指向霜钟寺。
孤独的鸿雁起飞,画笔在手里,
划破了松江的水面。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词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个人的豪情壮志。辛弃疾的作品多受历史、政治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点绛唇·身後功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诗人对功名的看法显得愈加深刻和清醒。此时,他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表现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辛弃疾在《点绛唇·身後功名》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词开头以“身後功名”引入,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强调古往今来的功名在生命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换取生前的快乐与畅快。接下来的“青鞋自喜”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自得与满足,反映出他对繁华长安生活的拒绝,体现出一种出世的洒脱。
“竹外僧归,路指霜锺寺”则是将自然与人世的相对立,竹林外的僧人归来,指向幽静的寺庙,暗示诗人内心对宁静和超脱的向往。孤鸿起飞的意象,既象征着孤独,也传达了一种高远的追求,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自由与快乐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宁静。
最后,诗人以“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作结,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生动描绘了他在艺术世界中追寻自我的过程。整首词在豪放中透出淡然,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与对艺术的热爱。
“身後功名”指的是什么?
A. 未来的荣华富贵
B. 过去的成就
C. 个人的理想
D. 生活的快乐
辛弃疾在诗中表现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热闹的长安
B. 简朴自在的生活
C. 富贵奢华的享受
D. 追逐功名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