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30
芳草吟送李茂容归莆
作者: 黄仲昭 〔明代〕
都门积雨晴,芳草增新翠。
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
与君客京华,芳草几荣瘁。
草色自年年,王孙归未遂。
高堂伤别离,昕夕几行泪。
客心自凄然,况与芳草对。
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
安能若芳草,处处随君骑。
凭君向高堂,寄声一相慰。
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
早晚谢簪缨,归卧云中寺。
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
都城的雨停了,阳光照耀下,芳草更加翠绿。
在岔路口送君远行,感慨之下我长叹一声。
和你一同在京城做客,芳草经历了多少荣枯。
草色每年都在变化,王孙却始终未能归来。
高堂之上,离别让人伤感,晨昏之间泪水流淌。
旅人的心情本就凄凉,更何况与芳草相对。
你今日离我而去,所恨的是不能同行。
怎能像芳草,处处都随你骑行。
请你向高堂寄去一声问候,给我一点安慰。
游子疲惫于风尘,早已思念故乡。
早晚我要辞去官职,归卧在云中的寺庙。
众草在芳菲的时节休息,行人终会相聚。
作者介绍:黄仲昭,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离别、思乡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李茂容归故乡莆田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离别的普遍情感。
《芳草吟送李茂容归莆》是一首充满离愁别恨的送别诗。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和芳草的生机,诗人以自然的变化映衬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开篇“都门积雨晴,芳草增新翠”不仅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画面,更为后面的情感铺垫了基调。接着“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诗人将离别的愁绪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古代诗歌中,草常常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在此诗中,草色的变化却引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感伤。诗中反复提到的“芳草”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际关系和人生命运的隐喻。同时,诗人对“君”的思念和对“王孙归未遂”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诗人的“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道出了每位旅人的心声,最后以“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期待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的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芳草”象征什么?
“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中“不同队”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高堂”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