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22
芳草
——蒋敦复
盼天涯,青青目断,相思满地销魂。
旧愁销未了,金针谁绣出,又愁新。
斜阳一碧绿,最可怜似梦如尘。
犹自有玉骢去也,不信王孙。
伤春。萧郎一别,棠梨落尽,深掩重门。
凤靴挑菜后,钿车陌上看,腰绿湘裙。
佳人黄土矣,想断肠总化红根。
怪游荡杨花不绊,只绊离痕。
在遥远的天涯,我的目光停留在青青的草地上,满心的思念让我魂消魄散。过去的忧愁虽然已渐渐消散,但新的愁苦又是谁来绣出呢?斜阳洒在一片碧绿上,最让人怜惜的,仿佛一场梦,似尘埃般轻飘。即使还有那匹玉骢马走过,我也不相信那位王孙能带来安慰。伤春的情绪如影随形,萧郎一别后,棠梨花落尽,我只能深深掩上重重的门。凤靴在菜地中挑选,钿车在陌上行走,腰间的湘裙轻盈飘动。佳人如今已化为黄土,想起她来让我心如刀绞,总是化作一片红根。可怜那游荡的杨花不再缠绵,反而只让我想起了离别的痕迹。
作者介绍:蒋敦复(1789-1863),字君澄,号穷庐,清代诗人,著有《穷庐诗集》。他的诗风细腻、情感丰富,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与离愁。
《芳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远方与旧爱的思念。全诗以“盼天涯”开篇,表达了对遥远情感的渴望与追忆之情。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斜阳”“青青”“棠梨落尽”等,不仅构建了诗歌的情感背景,也加深了离愁的氛围。
诗的中段提及“金针”,引出了对旧愁的回忆,而“又愁新”则显示了情感的重复与无尽,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与无法摆脱的新愁。到了最后,诗人用“佳人黄土矣”来表达对逝去爱情的哀悼,情感愈发沉重,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往事的追忆,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融合了对美好过往的怀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匹马
C. 一种乐器
D. 一片草地
“佳人黄土矣”这句中的“黄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伤感与怀念
C. 快乐
D. 失望
诗中“斜阳”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C. 自然的美丽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