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4:15
芳草渡 纪梦
作者: 饶宗颐 〔近代〕
甚一霎便再觅华婿,不逢鸾侣。
更紫帡千种愁心,欲付行雨。
休道吟愫苦。同蛩吟低诉。
海气近换尽朝昏,暮霭来去。
空睹。燕梁藻井,纵返衔泥难觅路。
问可有惊乌屋角,窥人旧庭户。
翠裙百幅,浣不尽涉江情绪。
怕瘦柳月出参差又舞。
在瞬间又想寻觅良缘,却未能遇到心仪之人。
紫色的帆下,愁苦万千,想把它托付给行雨。
别说吟唱情愫是多么苦楚,像是虫鸣低声诉说。
海边的气息使得昼夜交替,暮霭忽来忽去。
我空自瞧见燕子飞来,梁上藻井,纵然归来却难觅那泥土之路。
问你是否有惊动了乌鸦的屋角,窥探那昔日的庭院。
成百幅翠裙,洗不尽我的江边情绪。
怕那瘦柳在月下摇曳,参差不齐又在舞动。
作者介绍:饶宗颐(1917-2018),字葆光,号宗颐,广东人,著名的古典文化学者、书法家和诗人。他在古代诗词的研究、创作及书法艺术上均有卓越成就,深受后人敬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饶宗颐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诗人对人事的变迁有着深刻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理想的追寻。
《芳草渡 纪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即以“甚一霎便再觅华婿”引出对理想伴侣的渴望,随后以“紫帡千种愁心”描绘了愁苦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失去爱情的哀伤。诗中使用了多种自然意象,如“海气”、“燕梁”、“瘦柳”,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意境,也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忧伤。
整首诗的节奏缓慢,情感深邃,犹如江水蜿蜒,流淌不息。特别是“问可有惊乌屋角,窥人旧庭户”一句,带有强烈的怀旧情绪,仿佛在探寻曾经的美好记忆。最后“怕瘦柳月出参差又舞”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执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分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华婿”指的是什么?
A. 理想中的伴侣
B. 朋友
C. 家人
D. 书法作品
“紫帡千种愁心”中“紫帡”象征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美丽
D. 友谊
诗人是对什么情感的怀念?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失去爱情的惋惜
C. 对家庭的眷恋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