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11
桐阶倦立,早重阳近也。
未有黄花补篱罅。
好秋光都付寒日疏棂,
鸦影里一片萧萧叶下。
故乡亲友少,零雁无行,
休道茱萸醉堪把。
佳节若为酬,衰袂西风,
凭高泪为谁轻洒。
待闭上重门梦年时,
又蓦地惊雷,满城车马。
我在桐树阶前倦怠地站着,重阳节快要来了。
还没看到黄花可以用来补篱笆。
美好的秋光都随着寒冷的日子透过窗棂,
在乌鸦的影子下,叶子在萧萧落下。
故乡的亲友已经很少,孤雁没有归来的踪迹,
不要说茱萸酒醉了可以把酒杯举起。
如果佳节真要庆祝,衰老的衣袍在西风中飘摇,
我凭高处流泪,这泪水又为谁轻轻洒下?
待我关上重门,梦见年年岁岁,
却又突然被雷声惊醒,满城的车马声。
徐震堮,近代诗人,生平经历较为复杂,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们的情感,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对社会的思考。
《洞仙歌 重阳前一日作》写于重阳节前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友的孤独感,以及节日的无奈情绪。在这个象征团圆的佳节,诗人却感到孤独,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重阳节前夕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开头的“桐阶倦立”即刻将读者带入静谧的秋日场景,诗人倦怠的状态预示着他内心的悲凉。接着,未有黄花的补篱罅,暗示着节日的氛围并未到来,象征着节日的凋零。通过“好秋光都付寒日疏棂”,诗人把自然的美丽与寒冷的现实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无奈感。
“故乡亲友少,零雁无行”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情绪,失去亲友的陪伴让节日显得愈加冷清。诗中提到的“休道茱萸醉堪把”,不仅是对节日习俗的反思,更是对当前孤独状态的自我调侃。这种情感在“佳节若为酬,衰袂西风,凭高泪为谁轻洒”中得到了升华,诗人对节日的无奈和对往昔的追忆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待闭上重门梦年时,又蓦地惊雷,满城车马”,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象征着现实的喧嚣与梦境的对比,构成了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节日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呈现出孤独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诗中提到的“黄花”具体指什么?
A. 菊花
B. 茉莉花
C. 玫瑰花
D. 兰花
诗人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凭高泪为谁轻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节日的欢庆
B. 对亲友的思念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