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6:28
门揜千山黑,孤灯伴不眠。
故乡在何处,今夕是穷年。
住世真无系,为囚已自然。
劳劳空岁月,得死似登仙。
门开着,千山都变得漆黑,孤独的灯光伴我无法入眠。故乡在何方,今夜已是漫长的一年。人生在世真的没有牵挂,为囚徒的我已是自然。空虚的岁月流逝,得以死去犹如登仙。
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思乡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文天祥身处战乱之中,身为囚徒,饱受艰难,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廷秀,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色,尤其以《正气歌》而闻名。由于坚持抗元,最终被俘并遭受酷刑,表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
这首诗是在文天祥被俘的除夕夜所作,反映了他在敌人监禁下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除夜》是文天祥在被俘之际所作,透过简练的词句,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在困境中对生命的反思。诗的开头“门揜千山黑,孤灯伴不眠”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营造出冷清和寂寞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故乡在何处,今夕是穷年”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在思念故乡,更在思索人生的意义与归属。
后两句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住世真无系,为囚已自然”揭示了作者的无奈与绝望,表明人生的无常和他所面临的困境;而“劳劳空岁月,得死似登仙”则折射出他对死亡的向往,仿佛在说,宁愿死去也不愿再忍受这种无尽的煎熬。诗中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个爱国者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展现了文天祥在绝境中的孤独与无助,思乡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通过黑暗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挣扎,凸显了作者悲壮的气节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诗中的“孤灯”象征什么?
“得死似登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哪一句表达?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