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8
山中 其二
文天祥
倏忽当年遇,蒙茸几度披。
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
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
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
转眼间就回忆起当年相遇的情景,经历了多少次的披荆斩棘。水中的霞光明亮如画卷,草木间幻化出美妙的诗句。鸟儿飞过,眼睛一眨不眨,江水流淌,意态自然而缓慢。世人却只看到黑白分明,皆是一派棋局。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黑白”与“棋”的比喻,暗指人生的复杂与对立,表现出人生如棋的哲理。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积极参与抗元斗争,后被俘而不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诗人以山中孤独的体验,反思历史与人生,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山中 其二》是文天祥在动荡岁月中写下的一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倏忽当年遇”,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飞逝,不禁引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在“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自然的美丽,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赞美。
接下来的“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诗人通过鸟的飞翔与江水的流淌,传达出一种时间的延续与生命的从容。最后一句“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总结,提醒人们在复杂的人生棋局中,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则由自然美感转向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文天祥深邃的智慧与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倏忽”在诗中意指什么?
A. 突然
B. 转眼
C. 迅速
D. 短暂
诗中提到“鸟过目不瞬”,这句表现了怎样的状态?
A. 忙碌
B. 专注
C. 疲惫
D. 迷茫
“江流意自迟”中“意自迟”可以理解为:
A. 不急躁
B. 没有情感
C. 速度慢
D. 不流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