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

《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

时间: 2025-05-03 18:59:36

诗句

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

是以冬夏间,古人重休沐。

休沐各自有,期尽皆可卜。

消寒既九九,消夏又六六。

今交夏至节,大雨绝复续。

为霖或为霪,满坑亦满谷。

只因连岁荒,犹盼今年熟。

衰周既无寒,暴秦宁有燠。

我辈非热中,安用趋炎熇。

吾澄开社坛,泰半号名宿。

自经离乱后,无复旂鼓簇。

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

存者望门投,殁者举家哭。

翛然社主人,差幸客免逐。

折柬复相邀,过当农祀谷。

置酒北窗下,莲叶香馥郁。

不须藕与冰,不必丝与竹。

欢然朋盍簪,相与醉醽醁。

譬饮清凉散,千金同一服。

怀此柳下风,几疑身超俗。

理乱且不知,遑问世逐鹿。

顾我近市居,尘嚣无术扑。

城市而山林,惟君此为独。

相约旬一游,尘襟涤万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9:36

原文展示:

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是以冬夏间,古人重休沐。休沐各自有,期尽皆可卜。消寒既九九,消夏又六六。今交夏至节,大雨绝复续。为霖或为霪,满坑亦满谷。只因连岁荒,犹盼今年熟。衰周既无寒,暴秦宁有燠。我辈非热中,安用趋炎熇。吾澄开社坛,泰半号名宿。自经离乱后,无复旂鼓簇。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存者望门投,殁者举家哭。翛然社主人,差幸客免逐。折柬复相邀,过当农祀谷。置酒北窗下,莲叶香馥郁。不须藕与冰,不必丝与竹。欢然朋盍簪,相与醉醽醁。譬饮清凉散,千金同一服。怀此柳下风,几疑身超俗。理乱且不知,遑问世逐鹿。顾我近市居,尘嚣无术扑。城市而山林,惟君此为独。相约旬一游,尘襟涤万斛。

白话文翻译:

严寒的冬天和腊月是相伴而来的,炎热的夏天和伏天也是如此。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冬夏之间的休息和沐浴。休息和沐浴各自有其时限,过了这一期限就可以算作结束。消寒的日子已经过完了九个周期,消夏的日子又到了六个周期。如今正值夏至节,时常有大雨来临,雨水时断时续。大雨可能是连绵的,也可能是细密的,满田满谷都是水。由于连续几年的荒年,现在只希望今年能有好收成。周朝已经没有寒冷,秦朝又怎会有炎热?我们这一代人并不热衷于追逐炎热,干嘛要趋向于酷热的环境。我清静地开设社坛,大多数都是著名的朋友。自从经历了乱世之后,已经没有了旗帜和鼓声。居住的人们还未能安宁,逝去的人们只能在世间徘徊。存活的人盼望着归家,死去的人家属则悲声痛哭。社主人我悠然自得,幸好客人们不再被驱逐。折了请柬再次邀请,过了当农祭的时间。我们在北窗下摆酒,莲叶的香气溢满房间。不需要藕与冰,也不必丝与竹。欢快地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尽情地饮酒作乐。就像饮用清凉的饮品,千金的价值都不如这一同的快乐。怀着这样的柳下微风,几乎让我觉得超越了世俗的烦恼。理乱之间我根本不明白,何必询问世间的追逐。我住得靠近市区,尘世的喧嚣扑面而来。城市与山林之间,只有你是与我相伴的。约定好在十天内游玩,洗净心灵的尘埃。

注释:

  • :指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指伏天,夏季的炎热时期。
  • 重休沐:强调古人重视休息和沐浴。
  • 九九:指冬天经过九个周期,象征着寒冷的结束。
  • 六六:指夏天经过六个周期,象征着夏季的开始。
  • :细雨,绵绵不绝的雨。
  • :指连续的雨。
  • 连岁荒:指连续几年的歉收。
  • 社坛:指社神的祭坛。
  • 藕与冰:指莲藕与冰块,古人常以此清凉消暑。
  • 醽醁:指美酒,形容酒的香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其元,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体验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季,正值消夏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炎热夏日的感受以及对古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在经历了乱世之后,诗人渴望宁静的生活和与友人共享的快乐时光。

诗歌鉴赏:

《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是一首富有生机与情趣的消夏诗。诗中通过对气候变化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夏季的重视和对休闲生活的追求。全诗以“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开篇,设定了一个清晰的季节背景,接着以“消寒既九九,消夏又六六”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在描绘夏至节的场景时,诗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雨水的状态,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观察,还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的对比,诗人揭示了社会的不安定与人们的困境。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欢然朋盍簪,相与醉醽醁”描绘了与友人共聚的欢快场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个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世俗的淡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强调冬夏的固定模式,古人重视这两个时节。
  2. 是以冬夏间,古人重休沐:指出古人重视冬夏之间的休息与沐浴。
  3. 消寒既九九,消夏又六六:时间流逝,消寒与消夏分别经过九与六个周期。
  4. 今交夏至节,大雨绝复续:夏至时节,雨水时而大,时而止。
  5. 为霖或为霪,满坑亦满谷:雨水的种类和影响,田地满是水。
  6. 只因连岁荒,犹盼今年熟:经历多年的荒年,盼望这一年能丰收。
  7. 衰周既无寒,暴秦宁有燠:历史的变迁与气候的对比,表现世事无常。
  8. 我辈非热中,安用趋炎熇:表达对追求炎热生活的冷眼。
  9. 吾澄开社坛,泰半号名宿:清静开坛,许多朋友聚集。
  10. 自经离乱后,无复旂鼓簇:经历乱世,失去了往日的热闹。
  11. 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生者不安,死者徘徊的景象。
  12. 存者望门投,殁者举家哭:存活者盼归,死者家属悲痛。
  13. 翛然社主人,差幸客免逐:社主人悠然自得,客人免于被驱逐。
  14. 折柬复相邀,过当农祀谷:再次邀请朋友,参加农祭。
  15. 置酒北窗下,莲叶香馥郁:在北窗下摆酒,莲叶的香气弥漫。
  16. 不须藕与冰,不必丝与竹:不需要外物的清凉,强调心灵的愉悦。
  17. 欢然朋盍簪,相与醉醽醁:朋友欢聚,尽情畅饮。
  18. 譬饮清凉散,千金同一服:比喻饮酒的快感,价值无法比拟。
  19. 怀此柳下风,几疑身超俗:在柳下微风中,感受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20. 理乱且不知,遑问世逐鹿:对世事的无知,问世间的追逐。
  21. 顾我近市居,尘嚣无术扑:住在市区,尘世喧嚣令人窒息。
  22. 城市而山林,惟君此为独:在城市与山林之间,只有你陪伴。
  23. 相约旬一游,尘襟涤万斛:约定十天后出游,洗净心灵的尘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严寒不离腊,盛暑不离伏”,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饮酒比作清凉散,形象地表达了饮酒的快乐。
  • 排比:如“居者未安安,亡者徒仆仆”,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夏季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下风:象征着宁静与清新,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莲叶:象征清凉与美好,代表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象征友谊与欢乐,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消寒”和“消夏”分别经过多少个周期?

    • A. 九个和六个
    • B. 六个和九个
    • C. 四个和八个
    • D. 七个和五个
  2. 诗人所开设的社坛主要聚集哪些人?

    • A. 名宿朋友
    • B. 陌生人
    • C. 商人
    • D. 农民
  3.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现象主要是:

    • A. 风雪
    • B. 大雨
    • C. 雪花
    • D. 雷电

答案:

  1. A. 九个和六个
  2. A. 名宿朋友
  3. B. 大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南亭怀辛大》by 孟浩然
  • 《夏日田园杂兴》by 诗人范成大

诗词对比:

  • 《夏日南亭怀辛大》与《丁卯六月上浣六日陶社消夏第一集》均探讨夏季的生活与自然景象,前者更为简洁明了,后者则更为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其元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与社会变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和曾纯甫题谢氏小阁)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其三 暮春杂兴 浣溪沙 雨余见月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四十 问天 浣溪沙 原韵和《廉秋词》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苦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琢玉成器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款款之愚 转眼之间 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救寒莫如重裘 虔敬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杨息 致政 疋字旁的字 志治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走之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经武纬文 面面相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