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42
蓑墙葺屋小于巢,
胡地平居渐二毛。
松柏岂容生部娄,
年年重九不登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屋的情景,蓑衣墙的屋子甚至比鸟巢还要小。生活在胡地的人,渐渐生了两鬓白发。松树和柏树的生长又怎么能容忍部娄的生存呢?每年重阳节,我却没有去登高的打算。
作者介绍:章炳麟(1860-1933),字仲华,号佩弦,晚号思白,清末民初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文学家。他以其激进的政治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闻名,尤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章炳麟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生于战乱,经历了社会变迁,抒发了对生活的不满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与清晰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蓑墙葺屋小于巢”描绘了一个极为简陋的居所,象征着作者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接着,诗人将自身的老态与胡地的境遇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松柏岂容生部娄”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对比,松柏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而“部娄”则暗示了生活环境的恶劣,诗人在这里隐喻了社会现状的严酷。最后一句“年年重九不登高”,则是对传统习俗的反思,表达了虽然重阳节是个登高的日子,但诗人却没有心情去追求这些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活动,反而在无奈中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与老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对社会的思索,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对社会环境的无力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蓑墙葺屋小于巢”意指什么?
“年年重九不登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中的“胡地”指的是哪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