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5:19
《菩萨蛮 其十三》
作者:郭应祥 〔宋代〕
未观岩桂先观菊。
世间底事真迟速。
节物苦相催。
重阳便到来。
白衣何处觅。
沽酒邀佳客。
一笑有馀欢。
官居终日闲。
在我还未看到岩石上的桂花时,已经先看到了菊花。
世间的事情真是快慢不一。
节令总是催促着人,
重阳节马上就要来了。
白衣的朋友在哪里寻觅呢?
我买酒来邀请好朋友。
一笑之间,尽情欢乐。
我在官位上整天闲适自得。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自古代《易经》,象征着长寿与安康。古人认为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酒有助于避邪与祈福。诗中提到的“白衣”常常用来指代士人或隐士,象征着清雅和文人气质。
作者介绍:郭应祥是宋代的一位词人,因其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受到推崇。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夕,表达了诗人对节令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精神追求。
《菩萨蛮 其十三》是一首借重阳节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诗中初始以“未观岩桂先观菊”开篇,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接着,诗人感慨世间事情的快慢无常,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无奈。重阳节的临近,唤起了诗人对节令的敏感与期待,同时也引发了对友情的思考。
“白衣何处觅,沽酒邀佳客”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最后两句“官居终日闲”,则标志着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整体而言,诗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传统节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闲适的态度面对生活,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在农历哪个月份?
诗人用哪个意象表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白衣”指代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郭应祥的《菩萨蛮 其十三》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友情的感慨,但郭应祥更注重对节令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