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2:14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丈人东南来,复作西南去。
连年万里别,更觉贫贱苦。
王事有期程,亲年当喜惧。
畏与妻子别,已复迫曛暮。
何者最可怜,儿生未知父。
盗贼非人情,蛮夷正狼顾。
功名何用多,莫作分外虑。
万里早归来,九折慎驰骛。
嫁女不离家,生男已当户。
曲逆老不侯,知人公岂误。
丈人从东南而来,却又要向西南而去。
连年在万里之外分别,愈加感受到贫贱的痛苦。
王朝的事务有时间的约定,亲人年岁渐长,心中既有喜悦又有恐惧。
惧怕与妻子离别,已是暮色逼近。
最令人可怜的是什么呢?孩子出生时竟不知父亲是谁。
盗贼无情,蛮夷如狼般盯着。
功名再多又有什么用,切莫为此而忧虑。
快快归来,万里长途,须小心谨慎。
嫁女儿不离开家,生儿子便在门前。
老了也不再期待,知音难寻,岂能错失良机。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伯宗,号阮溪,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人情世态的观察。其风格清新、质朴,常以小见大,表现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送别外舅郭大夫时,表达了对亲人的关心与对世事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亲人离别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家庭与社会责任的深切思考。开篇以丈人的行踪为引,既有对亲情的描绘,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的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长年离别的忧虑与对贫贱生活的无奈,深入人心。尤其是“儿生未知父”的句子,抓住了家庭破裂的痛苦,使人倍感同情。
在诗中,作者用“盗贼非人情,蛮夷正狼顾”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阐述了对世道的失望。接着,诗人提醒对功名的过分追求无益,强调了归家的迫切与重要性,通过“嫁女不离家,生男已当户”的描写,展现了对家庭团聚的向往,突出对家人的关心。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亲情的依恋,又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亲情与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儿生未知父”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盗贼”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