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时间: 2025-05-03 21:41:59

诗句

文章从古不同时,诗语惊人笔益奇。

过与阿平应绝倒,世间能有几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59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原文展示:

文章从古不同时,诗语惊人笔益奇。
过与阿平应绝倒,世间能有几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诗文的赞美,认为它们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惊人的表现和奇特的笔触。与阿平的交流让人感到十分畅快,世间能理解这一切的又有多少人呢?

注释:

  • 文章:泛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文。
  • 阿平: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伴,可能是苏迨的别名。
  • 绝倒:形容大笑或极为惊讶的样子,表示对艺术作品的赞叹。
  • :在这里意为“理解”或“领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2年-1103年),字德辉,号雪窗,晚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气韵生动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写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古代文学的推崇与研究热潮。诗人通过对朋友的赠诗,表达了对古代诗文的敬仰与对当代文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秦觏兼简苏迨二首》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代文学环境的感慨。诗中“文章从古不同时”一句,意在强调古代诗文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这不仅是对古人的赞美,也是对现代人创作的期许。作者通过对阿平的描绘,表达了与知音交流的愉悦之情,突显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思想的碰撞。整首诗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文人社交氛围,展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同道中人的欣赏。通过“世间能有几人知”的反问,诗人感叹能够理解古典诗文之美的人实在不多,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章从古不同时:指出古代诗文的风格与时代的不同,强调其独特性。
  • 诗语惊人笔益奇:表明古诗的语言之美与表现力令人惊叹。
  • 过与阿平应绝倒:描绘与朋友的交流,表现出对文学的热情和欣赏。
  • 世间能有几人知:反映出对理解古典美的人的稀缺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诗文比作“惊人”的事物,强调其震撼力。
  • 对仗:整首诗结构整齐,形式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古代诗文的魅力与价值,同时表达了对现代人文学素养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章:象征文化与智慧。
  • 绝倒:象征对艺术的极致欣赏与共鸣。
  • 几人知:象征对文化传承的孤独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平”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古代诗人
    • C. 诗人的敌人
    • D. 不确定
  2. “世间能有几人知”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虑
    • C. 愤怒
    • D. 冷漠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与李白的诗风,发现李白的诗更为奔放洒脱,而陈师道的语言则更为细腻含蓄,反映了两位诗人对文学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商翁 题胡仲威文藁 李术士善医下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记杂画 卖炭图 寄题小孤山二首 杂咏一百首·平后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其一 和西外赵知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贫如洗 郁开头的成语 秩叙 守孝 慺诚 長字旁的字 修文偃武 走势 鬲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传神写照 龙奋 包含是的成语 千帆竞发 咸五登三 矛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