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时间: 2025-05-02 12:35:05

诗句

只有观书乐,其如病眼何。

但令吾意适,不必卷头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5

原文展示: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只有观书乐,其如病眼何。但令吾意适,不必卷头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乐趣的珍视,尽管眼睛有些不适,但只要能让自己的心情愉悦,就不必在意书卷的多寡。

注释:

  • 观书乐:阅读书籍的乐趣。
  • 病眼:指眼睛因病而不适。
  • 吾意:我的心意或心情。
  • 卷头:指书卷的数量或内容。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观书乐”可以看作是对古人读书乐趣的呼应,古人常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强调阅读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写景和咏怀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之初,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日的感受和对书籍的热爱,表达了在自然与书籍之间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中“只有观书乐,其如病眼何”一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沉浸于书海的状态,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现出一种超越身体限制的内心自由,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重要性。同时,诗中“但令吾意适,不必卷头多”则更进一步反映出诗人的洒脱态度,强调了心灵的满足比外在的数量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令人深思。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诗人对阅读乐趣的珍视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只有观书乐”:强调作者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
    • “其如病眼何”:用病眼来形容自己身体的不适,暗示外在条件对内心快乐的影响。
    • “但令吾意适”:只要心情愉快就好。
    • “不必卷头多”:不在乎书卷的多少,表达了对数量的无所谓。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强调内心的满足高于外在的追求。
    • “病眼”作为隐喻,形象地传达了身体的不便与精神的充实之间的关系。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内心的满足,强调阅读的乐趣和对物质的淡泊。

意象分析:

  • 观书:象征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 病眼:代表身体的局限性,与精神的追求形成对比。
  • :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观书乐”指的是什么?

    • A. 看书的乐趣
    • B. 观赏书法
    • C. 书中的故事
  2. 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追求数量
    • B. 享受过程
    • C. 忽视阅读
  3. “病眼”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身体的不适
    • B. 眼睛的美丽
    • C. 眼睛的健康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反映出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平静。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作品与王维的《鹿柴》对比,都是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情感,但杨万里更强调阅读的乐趣,王维则更关注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摸鱼儿·喜连宵 摸鱼儿十首 其五 摸鱼儿·庚申七夕和白石韵 摸鱼儿 摸鱼儿 新河绘《吴江垂虹桥感旧图》嘱题 摸鱼儿 悼鹦鹉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摸鱼儿五首 其一 摸鱼儿 暮春之初,张仲甫中翰应昌邀集湖上,次张韵,梅茂才住钺见赠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边师 千里同风 角字旁的字 忝窃虚名 有条不紊 玉字旁的字 包含壳的词语有哪些 平通 竖心旁的字 解衣磅礴 酒席 言听行从 歺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首丘之望 相沿成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